摘要: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盛,而且秦国有两个产粮平原,而赵国以经商为主,国内并没有大的产粮平原,因此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继续对峙下去赵国肯定不是秦国的对手,这也正是赵孝成王不满意廉颇从而同意阵前换将的原因,因此从两国国力的比拼上,赵国败了,而秦国也只能算是惨胜。假如赵孝成王没有换将,赵国会不会倾全国之力由廉颇带领继续与秦国对峙下去。

大家好,我们的社会趣闻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歼灭战,这一战秦国投入兵力60w,赵国投入兵力45w,百万雄兵在长平一代鏖战,规模空前庞大。长平之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影响战国未来走向的决定性战役,当时已经进入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一个还有实力阻止秦国进行吞并的国家,就是这样意义重大的战争,双方做好了万全准备。这场战争孰胜孰败,拼的是两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此战因秦国进兵韩国上党,韩国不敌,上党投降赵国,从而导致秦国兵峰直至赵国。大战之初,赵国不敌秦国,接连丢城失利,后来廉颇采取固守的方式令秦国再无寸进,同时也令这一场战争上升为两国国力的比拼。
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更有秦国使用反间计,赵国令马服子赵括为将,代替廉颇,与秦国决战。赵国换将赵括的同时,秦国也命武安君白起赶赴长平,代替信梁君王龁,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对上初出茅庐的赵括,这一战毫无悬念,赵国大败,降卒45w被秦国坑杀,自此东方六国再无与秦国争锋的实力。那么如果赵国不换将,继续任用廉颇的话,赵国有没有机会能赢?关于战争的胜负,孙子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也就是说兵圣孙武认为战前的筹划周密程度与战争的胜负息息相关,那么秦国和赵国谁筹划的更周密呢?很显然是秦国。
刚刚已经说过了,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秦国攻打韩国上党,韩国不敌,上党投降了赵国,赵国接手了上党后,秦国迅速将兵峰指向了赵国,很明显在战事之前秦国就已经推算到了赵国的加入,而反观赵国,赵国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还曾想着和秦国议和,因此从战前筹谋这一点来讲,秦国完胜,赵国完败;战争开始后,两国将士正面冲杀,赵将廉颇不是秦军王龁的对手,连连失利,因此廉颇采取固守的方针,想以此拖垮远征的秦国,从而将战争上升的了秦赵两国的国力的比拼。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盛,而且秦国有两个产粮平原,而赵国以经商为主,国内并没有大的产粮平原,因此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继续对峙下去赵国肯定不是秦国的对手,这也正是赵孝成王不满意廉颇从而同意阵前换将的原因,因此从两国国力的比拼上,赵国败了,而秦国也只能算是惨胜。
假如赵孝成王没有换将,赵国会不会倾全国之力由廉颇带领继续与秦国对峙下去?
显然不会,理由有二:
第一、除秦赵之外还有其他东方五国同样在虎视眈眈,一旦秦赵两国动摇国本,东方五国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狠狠的咬上一口,所以继续对峙的局面只能在不损伤国本的前提下进行,不会在持续太久,不然就是自掘坟墓;
第二、秦国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反间计就很好的说明了秦国的这一态度,赵国同样也不想继续对峙下去,不然赵孝成王也就不会同意令赵括为将令赵括一战而胜之;
所以继续对峙不是长久之计,秦赵两国一定要正面打一场,但是在这里,秦国的反间计没有成功,我们假设赵孝成王依旧无比的信任廉颇,继续由廉颇统兵与秦国一决生死。
秦赵两国正面交锋是有过先例的,战争初始廉颇就和王龁正面作战交过手,结果是赵国失利,连丢城池。如今决战,赵国将领依旧是廉颇,而秦国将领则变成了以白起为主,王龁为辅的组合,这种情况白起和王龁二打一,廉颇似乎没有赢的可能,因此赵国还是难逃战败的局面。
虽然难逃战败的局面,但是廉颇是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应该不会像赵括那样中计导致45w赵军全军覆没,我们可以想象随着廉颇的一次次失利,但赵军依旧败而不乱,后退有序,令秦国难以得到大的便宜。
随着战争的持续,两国将士的大量伤亡,国力的不断耗损,而且秦国的战线不断增长,秦国运粮更加不便,所以同样国力受损的秦国不得不接受赵国的求和,从而长平之战以赵国割地赔款而落幕。
无疑这种结果比赵括为将要好很多很多,但是赵国依旧摆脱不了战败的结局。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