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小朋友,是女孩子,在她大概一岁七个月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一辆滑板车,在玩耍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比她小三个月的男孩子,也买了同款,自此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但是,经常遇到的一个带娃的奶奶说:“你家不是女孩子吗?为什么和男孩一起玩这么刺激的游戏?多危险呀!”

我们平时出门玩的时候,总会带上两个玩具,我家的小可爱经常选的是两个小车,遇到同龄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别人讲,“你家不是女孩子吗?怎么会这么喜欢玩小车呢?”

我很难理解,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在玩游戏和挑选玩具上就开始“男女有别”了?

一、家长对孩子“男女有别”的错误认识

1、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安静,运动专属于男孩子

在传统观念里,似乎女性就应该娴静温柔,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假小子”,没女人味儿;男子就应该刚毅果敢,不然就会被人们认为没有男子气概,被嘲笑“娘娘腔”。情歌王子张信哲和抒情歌手苏打绿,就曾因为他们温柔的唱腔,饱受争议,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即使是在奥运会,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男女半边天,男高音和女低音,在艺术上更是宝藏一般的存在。

2、认为厨房玩具、玩偶专属于女孩子,积木魔方专属于男孩子

人们倾向于认为,男孩子天生就比女孩子在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上更出色,觉得女孩子更适合在室内玩过家家,体验家庭生活,学习怎样照顾人,将来在职业上,选择教育、护理或者是干脆就当家庭主妇,男孩子就应该注重从小培养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多在室外玩耍,以后走上科研或管理岗位,但是他们似乎没能意识到,世界顶级厨师大多数是男神,驰名中外的科学家也有很多女士。

3、认为女孩子可以娇气一些,男孩子就必须在情绪上有更强的自控力

一起玩游戏摔倒的时候,男孩女孩都哭了,他们的家长反应可能完全不一样,对女孩子,可能是走过去抱起来,轻声询问“我的小公主哪里摔疼了?”对男孩子,可能就是简单粗暴的“你是男子汉,自己爬起来,坚强一点儿!”其实不论男女,在处处被要求坚强的环境中长大,不管日后做出多好的成绩,内心都容易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难以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过度被宠爱,也会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依赖心理,难以在事业上有较高的建树。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格被戴上性别的镣铐,天赋会被埋没,人性也会因灵魂的分裂而产生缺陷。”我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向孩子普及身体结构上的性别差异,引导孩子爱护自己也尊重他人。不应该过度的对孩子强调,能力和职业方面的男女有别,总是告诉一个人他是谁,他就极有可能日后成为谁,而失去成为其他人的可能性。

 二、用性别标签定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自我设限

幼儿所处的早期语言环境对其以后在学校获得成功非常重要,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写到, “父母和社会对女孩子数学能力的偏见转化成了缺乏鼓励和女孩子模糊的沮丧感。”“女孩子有可能有学习数学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会被汹涌的自我怀疑消磨掉”,自我定性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不行,降低自尊自信水平。男孩子则会因此在心理上承担更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若是没有取得所谓的成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男孩子如果爱美,希望从事美妆行业的,就会被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强烈的反对,事实证明,带货达人、美妆大佬李佳琪就是妥妥的男孩子呀!不设限的人生可以很辉煌!

2、 自我否定

长期浸淫在周围人对于性别差异的不当言论中,当发现自己有异性方面特质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我高中时代的一个男生同学,比较温柔,做事能替别人考虑。在当时,班上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非常看不惯他,那个阶段,他几乎没有朋友,过得很不快乐,成绩也因此受影响。后来,他去了北京发展,多元化的环境对各种性格的人都能接纳,他选择做房地产行业,不到两年就因为待人接物非常体贴拿下了很多大单,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领导。

3、 陷在固定型思维中与成长型思维背道而驰

当我们谈论男性天赋女性天赋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掉后天培养的重要性,似乎不同的性别就注定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家长在这种思想的占据下,就很容易主观上用差异化的方式培养男孩女孩,而不是客观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特质,而往往很多优秀的特点就是因为他们跨性别。

当孩子习惯了父母固定性思维,在内心认为,我就是在这方面不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因为我是男孩或女孩,所以没有这方面天赋,即使努力也没用,那在今后的许多事情上,都会“知难而退”没法取得突破。

从父母那里接受了性别差异,在日后面对性别歧视的时候,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毕竟性别偏见无处不在,而且还在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评价一代一代的延续。

三、如何能让孩子实现无限可能

1、家长要接受和尊重孩子个性多样化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不是因为他是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不能够这样简单的对个性分类,女孩子也可以英姿飒爽,像冰雪奇缘里的公主一样勇敢,男孩子也可以温柔体贴,当一枚人人喜欢的暖男。家长如果能够尊重孩子的个性,他们就有更多的可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传统认为的性格缺陷,可能恰恰正是他们在日后发展中的优势,而不是被局限在既定的圈子里。

2、支持和鼓励孩子对兴趣的选择

兴趣和玩具一样,本身是没有性别属性的,因此不要在选择上限制孩子,男孩子也可以像英国皇室的小王子一样选择芭蕾课;女孩子当然也可以选择强健体魄的跆拳道。毕竟没人规定宇航员、舞蹈家、医护、教授这些职业必须是某个性别,无论男女都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4、 帮孩子发展一些异性的玩伴

男孩女孩确实在天性上,会有一些差别,当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就能够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一些自己缺少的特质,女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勇敢、喜欢挑战,男孩子也会学到女孩子的认真观察和积极表达,这对他们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也可以让他们早早的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因为多样才精彩的。

蒙莫斯大学的教授Lisa Dinella说:如果我们限制孩子们的发展轨道,导致他们无法自由探索,那么这两种性别都会失败。越早的走出狭隘的思想,对孩子去拥抱多元化的世界越有好处。邻居小男孩的妈妈到我家来做客,很诧异我家有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漫画,她问我,“你家是女孩子,会喜欢关于恐龙的故事吗?”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霸王龙和他朋友们的故事是关于爱和友善的,不管是男孩和女孩都需要学习。”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男孩和女孩同时拥有,不是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