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擁有中國血統的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由於其運用自己出色的國家治理能力,短短三十年時間將新加坡發展成爲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在國際上贏得了巨大聲望。第三,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吸引國外人才、接收移民、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面臨的問題。

有人說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內在全世界“一騎絕塵”,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輕鬆超越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明眼人都看出中國超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李光耀

作爲擁有中國血統的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由於其運用自己出色的國家治理能力,短短三十年時間將新加坡發展成爲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在國際上贏得了巨大聲望。因此李光耀的發表的一些對別國發展前景的個人看法,往往也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新加坡夜景

那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生前是如何看待中國崛起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一,中國崛起發展過程中國內面臨嚴峻貧富差距問題。

中國城市夜景

李光耀認爲:中國崛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特別是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差異,這種差距正越來越大。很多外出的工人沒有戶口、教育、醫療保險等福利,他們的收入依然沒有得到很大提高,但中國的城市需要他們來做建築工人,所以我認爲這是最大的挑戰。

中國城市夜景

第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中國未來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李光耀認爲:中國曾經推行的獨生子女政策的一大副產品,就是十幾年後,退出勞動隊伍的人口遠遠超過加入勞動隊伍的人口。

因爲獨生子女政策而造成人口急速老化,正是中國當下最大的劣勢。一個國家在未致富前就先老化,世界當前還找不到另一個先例。

中國城市夜景

第三,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吸引國外人才、接收移民、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面臨的問題。

李光耀認爲:從 內部看,主要挑戰是文化、 語言、不能吸引並整合他國人才,漸漸地,國家治理方面的挑戰也會出現。

在接受移民上,即使中國和美國一樣開放, 不會漢語的人又怎能輕易融入中國社會?

中文特別難學——單音節,聲調多。口語幾年就可以學會,但想快速閱讀中文卻很難。我不知道中國在僱傭外國人才時, 是否能克服語言障礙及相關困難,除非讓英語成爲主導語言,就像新加坡一樣。 新加坡小孩先學漢語,然後學英語。他們可能十幾歲就赴美留學,英語漸漸變得流利,但腦子裏仍流淌着四千年的中國名言警句。

中國城市夜

中國的GDP將不可避免地追上美國,但是,其創新能力可能永遠不能與美國匹敵,因爲這需要自 由交流和思想競爭。 不然如何解釋一個人口四倍於美國的國家——假定中國人才也是美國的四倍——沒有技術突破?

鑑於其國土之大,問題之棘手,設施之落後,機構之薄弱,仿效斯大林模式建立起來的經濟體制轉型困難很大,中國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障礙要遠超人們意識到的。

對於中國最終能否成功實現“和平崛起”李光耀這麼看:

中國出錯的幾率大約是 20%,我沒說一點也沒有,因爲中國的問題比較嚴峻: 體制變革、商業文化變革、反腐以及新思想體系的形成。

中國明白,如果希望繼續“和平崛起” ,並在經濟和科技爭取第一, 他們就不能輸。

參考資料《李光耀:中國和印度即將震動世界》、《李光耀論中國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