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仪当时是相国,而且对秦国忠心不二,惠王什么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呢。因为韩国与齐国交好,齐国与楚国联盟,攻韩又威胁魏国,这样他们就会联合攻秦,将来会使秦国陷入危机之中。

大家好,我们的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就是历代君王的制衡之道,当然比起其他六国,世代秦王早已深谙其中道理。而齐国的齐桓公独掌大权,燕国的子之一家独大,最后引起举国大乱。秦王虽然极为信任张仪,仰仗张仪,甚至要依靠张仪连横六国,反间和制衡魏国。但是,能力再高、再忠心,秦王仍然要用司马错对其制衡,以免发生权利失衡,对权臣失去控制的后果有可能是灭国的惨状。
秦国之所以强,很大的原因是自秦献公开始都用对了人。秦国不但用对了人,还对人才进行了非常科学、有效的拉拢和制衡。
公元前 316 年,秦国南方的邻居巴国和蜀国发生战争。这两个国家本来都与秦国交好,甚至因为势力弱小,有臣服于秦的态势。而两国发生矛盾,都向秦国求援。
当时是秦惠文王在位,他有心借此机会帮助巴国攻打蜀国,以此平乱的同时还能获得好处。但是,当时正值与韩作战,如果派兵南下,有可能遭到韩国偷袭。这时候他询问张仪和司马错两位近臣,如何是好。
张仪说:应该先打韩国。现在我们与邻近的魏国关系不错,与楚国也算和睦。如果攻下韩国的宜阳,就可以直接进入周王城了。到时候,秦王可以拿着天下重器“九鼎”,名正言顺的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秦国可以成就天下霸业。我听人说,在庙堂之上争名位,在市场争利润。现在韩国的土地和周王的天下就摆在你的面前,此时不争,跑去偏远的巴蜀与小国争利,太不合适了。
司马错却反驳说:要想让国家富起来,必须开疆拓土。要想强大军队,必须富国富民。要想成就王业,必须广施恩德。只要富国强兵而厚德,王业自然就成了。
现在的秦国人少而得少,百姓穷苦国家不富,不如从小做起。巴蜀在西南方的偏远地方,他们的首领没什么才能,兵弱而民穷。现在的秦国去打蜀国,非常轻松。等占领了蜀国,土地就增加了,又能掠夺蜀国的资产,富足他们的百姓。百姓爱戴你,根本不需要什么兵力就可以维持蜀国的控制。
攻下了蜀国,其他国家不会批判你,获得了土地和利益,别人不会说你贪婪,这就是名利双收。如果去攻打韩国,挟持了周天子,名声不好听的同时,会面临危险。因为韩国与齐国交好,齐国与楚国联盟,攻韩又威胁魏国,这样他们就会联合攻秦,将来会使秦国陷入危机之中。所以,攻韩不如攻蜀。
秦惠文王最终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派兵攻打蜀国。不到半年,蜀国被秦攻下,秦国使蜀国向其称侯,又派陈庄为蜀国相国。蜀国并入秦国后,果然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张仪当时是相国,而且对秦国忠心不二,惠王什么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呢?
首先秦王有自己的主见。《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惠王本身就想去伐蜀国,但是有些担忧。这就是为什么说秦国从献公开始一直有贤明的君王。惠王不但善于拉拢人才,自己也非常有谋虑和主见。作为一国之君,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是改变秦国命运的转折,所以他有自己的分析和思想,只是需要一个详细的利弊分析。这点商鞅也曾对惠王的父亲孝公说过,做大事的人不必去问每一个人的意见,自己要有自己的决定和想法。
其次,形势所迫。司马错说的很有道理,当时的战国七雄都有争名夺利的心思,周天子就在那里瑟瑟发抖,周围的几个国家早就觊觎多时。所以谁第一个挟持住天子,谁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虽然,称霸战国的人一定会灭了周天子,抢夺九鼎重器,但是秦国当时的实力仍然不足以完全抗衡韩魏、齐楚的联军。
历史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惠王之后的昭王同样理解这个道理,此后秦国都是逐渐蚕食韩、魏、赵、楚的领土,而不是举国之力去灭一个国家,或者在其他国家齐心的时候去招惹他们。
最后一点,惠文王需要臣子的权力平衡。这就比如张仪虽然为相,但是同朝的司马错、公孙衍都同样获得秦王宠信。比如商鞅时期,孝公虽然全力支持他,但是仍然会留着甘龙、杜挚来奋力指责张仪。再比如后世著名的和珅和刘墉,乾隆当然知道和珅的不好之处,但是只要不叛,和珅需要制衡刘墉,刘墉也不断制衡和珅。
当然,秦王的制衡方法并没有让司马错和张仪伤心,没有让他们心生不满。反而,这会让两个贤臣更加敬佩秦王的贤明和聪慧。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是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欢喜,也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智慧。明白此中道理,张仪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珍惜与惠王的君臣之情。
聪明的领导才有发展壮大的机会,没有手段的上司最终也难成大事,秦国能成大业,跟每个秦王都有巨大关系,他们的用人之道对秦国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说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刻删除。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