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家庄市制定颁布了《石家庄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这个方案明确指向公办学校所有有编制的教师,更明确了以下五类教师面临解聘。一旦这种现象流行,”县管校聘“政策成为某些人打击报复排除异己的工具,如此不仅起不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反而会助长不正之风蔓延、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

打破学校“铁饭碗”模式正式开启

编制是一个奇妙的东西,编内编外待遇相差悬殊;编内最大的好处就是无论外面如何风吹浪打,编内人士照样闲庭信步。因此,许多人努力奋斗就为一个编制,有了编制整个一生至少不为基本的衣食担忧了。

教师就是如此。我们日常所说的“公办教师”就是属于有编制的教师。虽不能过上如何奢华的生活,但基本是衣食不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况且历来就是只要进入编制,基本无失业之虞。

给教师固定的编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但一成不变的安逸自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由此造成一些教师的错觉——随便怎么混,只要不违法,学校就拿我没办法;由此也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一团死水,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

教育部颁布“县管校聘”政策,目的就是要搅动这潭死水,激发教师活力,让教师有一种危机感。民间俗称打破教师的“铁饭碗”。现在“县管校聘”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一些地方已经正式开启打破“铁饭碗”的行动;可以预想这项行动很快会在全国铺开。

打破“铁饭碗”,这五类教师直接面临解聘

有一些地方响应教育部号召,率先试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河北石家庄市就是比较早的一个城市。石家庄市制定颁布了《石家庄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这个方案明确指向公办学校所有有编制的教师,更明确了以下五类教师面临解聘!

1.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学校可以直接与其解聘,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按规定可以取消教师资格。

2.年度考核不合格又不服从学校工作岗位调整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直接解聘。

3.连续旷工、累计旷工超过相关时间规定的,学校可以与其解聘。

4.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学校给予不超12个月的待岗培训后仍不能胜任,经转岗后仍不能胜任新工作的,学校可以解聘。

5.主动提出辞职的,学校理应与其解聘。

说白了就是师德差、业务能力弱、无视劳动纪律的教师将被解聘,让想混的人无处安身,由此带来教师队伍的蓬勃发展。

人们担忧某种不良现象会流行

对这样的政策人们还是比较欢迎的,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但随着这样政策的施行,人们担心某种不良现象本来是见不得光的,现在很可能会登堂入室流行开来。

学校里校长的权力最大,许多事情都是校长说了算;认定一位教师合不合格,校长的意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想象,教师和校长之间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校长因为掌控着教师的评定权力,久而久之会形成怎样的一种工作作风、内心会怎样的自我膨胀?也可以预见。

假如对校长的权力不加限制,人们深恶痛绝的某种丑陋现象在学校里将蔓延开来,成为一种公开的常态;一旦这种现象流行,”县管校聘“政策成为某些人打击报复排除异己的工具,如此不仅起不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反而会助长不正之风蔓延、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

各位,你们说这种担忧会不会随之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