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重點方向之一。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投資規模將超500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產值將超15萬億美元。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快工業互聯網核心能力建設 提升“新基建”發展能級的建議》,她認爲,在疫情加速去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應以工業互聯網爲抓手,化危爲機,加快提升工業互聯網“新基建”的核心能力,做強本土產業鏈育鏈、固鏈、補鏈、強鏈功能,不斷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韌性,築牢高質量發展底座。

在張英看來,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還有不少短板,主要表現在工業算力整體佈局較爲分散,缺少頂層設計;工業大數據應用水平較弱,工業知識轉化不足;新制造模式應用廣度和深度不夠,“比如,我國依託工業互聯網,在雲製造、C2M等製造模式中快速發展,但由於多數傳統企業信息化架構可延展性和柔性生產能力較差,導致新制造模式應用廣度和深度不夠,難以在行業間複製推廣。”

爲此,張英建議加強工業算力規劃,建設行業級工業算力中心。她建議國家層面出臺工業算力建設運營和規劃統籌,避免大水漫灌式建設,在空間上與區域產業發展相掛鉤,規模上適度超前,功能上強調存算一體、雲網協同。她建議,在長三角、港珠澳、京津冀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試點先行,並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打造若干行業級數據中心,在相關標準規範、建設導則等方面取得突破。此外,考慮到工業算力投入大、見效慢的特點,建議搭建產融平臺,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張英同時建議,完善工業大數據服務體系,打造工業知識“淘寶”,應通過國家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專項,支持鋼鐵化工、航空航天、汽車石化等重點領域組建工業算法研究院,建立行業級知識圖譜和工業機理庫,力爭在關鍵工業軟件研發和產業化上取得突破。


作者:徐晶卉
編輯:朱偉
責任編輯:邵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