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網上查詢,劉先生得知鄭大五附院於2015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納米刀消融術,在治療胰腺癌、膽囊癌、肝門部膽管癌等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5年來,先後吸引了山西、陝西、黑龍江、福建、重慶等18個省、直轄市的患者前來診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通過多學科會診及腫瘤三維立體成像,李曉勇主任詳細評估了劉先生的身體及膽囊腫瘤情況,並作出判斷:劉先生的膽囊癌細胞尚侷限於膽囊及肝門區,未廣泛轉移,可以通過納米刀消融對腫瘤實施有效治療。

記者 王嘉譯 吳文可 實習生 黃思綺

膽囊息肉是常見的良性疾病,因此不少人對自己體檢報告上的“膽囊息肉樣病變”並未在意。

最近,記者瞭解到,有些膽囊息肉很容易發生癌變,因此,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能“等閒視之”。通過上網搜索可以發現,“息肉容易癌變”、“息肉務必儘早做手術”、“保膽取息肉”等話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更有甚者談膽囊色變。

膽囊息肉是否一定會癌變?哪種類型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高?何時需要手術干預?近日,帶着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五附院”)肝膽胰腺外科李曉勇教授。

位置特殊,早期症狀難被察覺

膽囊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位於肝臟下方,通過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連,它的主要作用有儲存、濃縮並排出膽汁,以及分泌黏液。排入腸腔的膽汁能夠促進脂肪消化吸收,並抑制腸道內細菌繁殖。

因位置特殊,膽囊早期出現病變時症狀多不典型,難以被患者重視。當出現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黃疸等症狀時,患者纔會到醫院進行檢查。往往此時病情已進入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機會。

家住洛陽的劉先生罹患膽囊息肉多年,長期食慾差、上腹部不適,因症狀較輕,一直未正規治療。即便是多次體檢發現膽囊息肉的體積在不斷增大,也未引起劉先生的特別重視。去年3月以來,劉先生感覺右上腹疼痛,並且越來越嚴重,不得已劉先生到醫院就診,經過影像學及化驗檢查,醫生診斷爲膽囊癌,並且由於腫瘤侵犯肝門部、包繞門靜脈血管,已經無法進行常規手術切除,劉先生諮詢多家醫院均表示無能無力。

劉先生今年53歲,生活十分規律,每天都堅持鍛鍊,也沒有抽菸、飲酒等不良嗜好,一直以來,他對自己身體素質頗有自信。

提起發病原因,劉先生的妻子懊悔地說:“老劉就是太自信了,幾年前單位體檢就發現膽囊有顆小息肉,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覺得都不是事,哪成想幾年過去了,息肉竟會變成膽囊癌!”

李曉勇主任介紹,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會癌變,有一些危險因素應該引起人們重視,包括合併膽結石、瓷化膽囊、息肉體積大、息肉基底部寬和肥胖等。

罹患膽囊癌 納米刀“出手相救”

被多家醫院判處“死刑”的劉先生和家人沒有放棄,幾番查詢,劉先生終於找到了“救命良方”——納米刀消融術。

納米刀消融術是一種全新的腫瘤消融技術,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釋放高壓脈衝,在腫瘤細胞上形成納米級永久性穿孔,破壞細胞內平衡,使腫瘤細胞快速凋亡。與傳統手術不同的是,納米刀消融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對病人創傷小、恢復快。李曉勇主任介紹,像劉先生這樣腫瘤已經包繞血管無法進行切除的患者,最適合行納米刀消融術。

通過網上查詢,劉先生得知鄭大五附院於2015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納米刀消融術,在治療胰腺癌、膽囊癌、肝門部膽管癌等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5年來,先後吸引了山西、陝西、黑龍江、福建、重慶等18個省、直轄市的患者前來診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劉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鄭大五附院肝膽胰腺外科。當時,劉先生因膽囊癌導致的黃疸已十分嚴重,膽紅素一度超過500μmol/L(正常值爲1.71~21μmol/L)。劉先生的妻子說:“那時候的老劉,渾身黃彤彤的,活像一個小金人。”

通過多學科會診及腫瘤三維立體成像,李曉勇主任詳細評估了劉先生的身體及膽囊腫瘤情況,並作出判斷:劉先生的膽囊癌細胞尚侷限於膽囊及肝門區,未廣泛轉移,可以通過納米刀消融對腫瘤實施有效治療。

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發現,劉先生並非一般的膽囊癌患者,他的膽道存在先天性結構異常。與常人的左右膽管匯合形成膽總管繼而進入十二指腸不同,劉先生有兩條膽道:左膽管與右前膽管匯合進入入十二指腸,右後膽管直接進入十二指腸,此種情況進一步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手術當中需要將兩條膽道分離開來,重新接入十二指腸或小腸。除了進行納米刀消融,李曉勇主任還帶領團隊在術中進行了胃腸吻合、膽腸吻合手術。這樣既毀損了腫瘤,也讓患者的膽道恢復正常的引流。

在李曉勇主任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納米刀消融手術得以順利實施,術後劉先生恢復情況較好,不僅黃疸漸漸消退,連胃口也好了許多。記者採訪時見到劉先生,得知此行是爲了來院複查,膽管外引流管已拔除,正準備進行後續的化學治療。

膽囊癌往往一經發現就是晚期,此時即便可以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術後2年以上存活率也僅45%。李曉勇教授提醒廣大患者,不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盲目自信,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1. 膽囊結石大於6毫米或膽囊多髮結石、膽囊充滿型結石;

2. 膽囊息肉大於6毫米,且有明顯症狀;

3. 慢性膽囊炎,膽囊內壁增厚超過5毫米;

4. 膽管異常,比如膽道變異,先天性膽囊總管囊腫、膽管胰管匯合處異常等造成膽道逆行感染。

專家簡介

李曉勇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肝膽胰腺外科主任。從事普通外科臨牀工作30餘年。

1999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肝癌射頻消融治療。2007年在省內率先引進精準肝臟切除技術。2015年在省內率先引進開展胰腺癌、肝門部膽管癌納米刀消融治療。

開展複雜肝癌切除、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擴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普通外科高難度複雜手術。對原發性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肝內外膽管結石、門靜脈高壓症、布加綜合徵等常見疾病的外科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 END —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王嘉譯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