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维根本就没有能力北伐,后来蒋琬死后费祎掌权,每次姜维统领的兵力不足万人。导致姜维被邓艾大败,后来人家胡济不但没事,还被升了骠骑大将军。

诸葛亮选继承人主要看两点才智,忠纯。
姜维没有诸葛亮那么大的权势,诸葛亮用正,姜维兵力匮乏只好弄险。诸葛亮死后,蒋琬掌管大权。姜维根本就没有能力北伐,后来蒋琬死后费祎掌权,每次姜维统领的兵力不足万人。后来倒是掌了军权,但是他说话在朝廷一点分量都没有。
一个大将军被逼的不敢回都城,一直在外面种粮。为了怕被剥夺兵权,还要时不时的北伐。北伐的时候兵都调不动。命令胡济夹击邓艾,结果人家不来。导致姜维被邓艾大败,后来人家胡济不但没事,还被升了骠骑大将军。这叫什么事啊。
后来魏军进攻蜀国,姜维上表:“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但是被黄皓压了下来。这不能说完全是姜维布防问题,而是人根本就不听他的。
姜维的北伐战绩总结出来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体上来说是胜多败少,但是蜀国败不起。姜维总体来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忠纯,那简直就是无可挑剔了。刘禅投降,钟会已经进入成都。姜维还在筹划他的复国大业,他甚至希望靠自己的一人之力扭转乾坤。他利用钟会的野心,弄死了邓艾。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是却除掉了魏国两大名将。
宋亡后,张世杰在海上集结军队,扶持幼主希望延续宋朝。甚至扭转乾坤,后来遇到风浪张世杰溺水而亡。史书上写:“舟遂覆,世杰溺焉。宋亡。”史书上按照这个标准,史书完全可以写:“姜维死,则汉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