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維根本就沒有能力北伐,後來蔣琬死後費禕掌權,每次姜維統領的兵力不足萬人。導致姜維被鄧艾大敗,後來人家胡濟不但沒事,還被升了驃騎大將軍。

諸葛亮選繼承人主要看兩點才智,忠純。
姜維沒有諸葛亮那麼大的權勢,諸葛亮用正,姜維兵力匱乏只好弄險。諸葛亮死後,蔣琬掌管大權。姜維根本就沒有能力北伐,後來蔣琬死後費禕掌權,每次姜維統領的兵力不足萬人。後來倒是掌了軍權,但是他說話在朝廷一點分量都沒有。
一個大將軍被逼的不敢回都城,一直在外面種糧。爲了怕被剝奪兵權,還要時不時的北伐。北伐的時候兵都調不動。命令胡濟夾擊鄧艾,結果人家不來。導致姜維被鄧艾大敗,後來人家胡濟不但沒事,還被升了驃騎大將軍。這叫什麼事啊。
後來魏軍進攻蜀國,姜維上表:“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但是被黃皓壓了下來。這不能說完全是姜維佈防問題,而是人根本就不聽他的。
姜維的北伐戰績總結出來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體上來說是勝多敗少,但是蜀國敗不起。姜維總體來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忠純,那簡直就是無可挑剔了。劉禪投降,鍾會已經進入成都。姜維還在籌劃他的復國大業,他甚至希望靠自己的一人之力扭轉乾坤。他利用鍾會的野心,弄死了鄧艾。後來雖然失敗了,但是卻除掉了魏國兩大名將。
宋亡後,張世傑在海上集結軍隊,扶持幼主希望延續宋朝。甚至扭轉乾坤,後來遇到風浪張世傑溺水而亡。史書上寫:“舟遂覆,世傑溺焉。宋亡。”史書上按照這個標準,史書完全可以寫:“姜維死,則漢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