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启蒙教育,你的初印象是什么?

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不就是送宝宝去上早教课嘛,这只是一个很狭义的概念,早教课是启蒙教育实现的一种方式,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宝宝的各种"言传身教"亦是属于宝宝启蒙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比起早教课,家长对小宝宝的早期引导才是占据宝宝启蒙教育的大头。

今天小纯就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小纯曾见过的父母在宝宝启蒙教育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一直用"嗲语言"跟宝宝说话

什么叫"嗲语言",比如说喝奶,说成"喝奶奶",穿衣说成"穿衣衣"。一直用"嗲语言"跟宝宝交流对宝宝学说话是没有好处的,宝宝开始学说话都是模仿父母家长的口音,建议从宝宝出生就用正常、清晰的口吻跟宝宝交流,这样宝宝以后表达也会更清晰。

如果一直用不清晰的"嗲语言"跟宝宝说话,就可能会造成宝宝以后说话口齿不清的情况,且宝宝在一开始会以为"嗲语言"是正确的表达方式,可在正式学说话时接触到的又是另一种风格的语言,宝宝就会容易混乱,这不是徒增宝宝困扰吗?何不一开始就用正常清晰的方式跟宝宝交流呢?

误区二: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宝宝离别情绪,用恐吓式的语气制止宝宝某种行为

我的一个同事就有着这样的误区,她跟丈夫因为工作忙,宝宝平时都在婆婆家,他们每周五去接,周日再送过去,每次送过去的时候因为担心宝宝哭闹总是突然躲起来,然后悄悄走掉,而偏偏每次她阻止她宝宝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说"你再这样妈妈走了哦",这样日积月累,就让她宝宝很没有安全感,每次我们一块出去玩的时候,他都要紧紧黏在我同事身边,哪怕离开一步就开始哭。

同事现在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有慢慢的在做矫正,但是宝宝不安全感已经形成了,安抚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所以父母们要用正确的语言引导方式去处理宝宝的分离情绪,不要突然消失,可以跟宝宝说"妈妈是要干嘛,之后会来再来接你",可能宝宝一时不理解会哭闹,但次数多了,他就会有这个规律意识了,知道你是因为有事才走的,不然宝宝在潜意识里老会觉得你会突然消失,他就会很没有安全感。

误区三:一直用带有负面情绪的话语跟宝宝说话

宝宝对世界的初印象很多都来自父母,如果父母一直用带有负面情绪的方式去教育宝宝,宝宝以后可能就会养成自卑、消极的性格,要多夸宝宝,多鼓励宝宝,及时反馈他向你传达的信息。

误区四:老是要求宝宝表演节目

易地而处,如果有人一直要求你在不同场合"表演"你会愿意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适当引导宝宝在亲戚面前做表演,但在宝宝表演之后要给予肯定答复,如果宝宝有抗拒、或是出现什么失误,也不能笑宝宝,不然有了一次打击,下次他就更不会愿意去展示自己了。

作为父母,我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宝宝可以活泼自信,大方独立,那在宝宝开头几年,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向宝宝传递正能量的信息,以上说的几个误区就不要有了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