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啓蒙教育,你的初印象是什麼?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覺得,不就是送寶寶去上早教課嘛,這只是一個很狹義的概念,早教課是啓蒙教育實現的一種方式,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寶寶的各種"言傳身教"亦是屬於寶寶啓蒙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比起早教課,家長對小寶寶的早期引導纔是佔據寶寶啓蒙教育的大頭。

今天小純就想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小純曾見過的父母在寶寶啓蒙教育中出現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一直用"嗲語言"跟寶寶說話

什麼叫"嗲語言",比如說喝奶,說成"喝奶奶",穿衣說成"穿衣衣"。一直用"嗲語言"跟寶寶交流對寶寶學說話是沒有好處的,寶寶開始學說話都是模仿父母家長的口音,建議從寶寶出生就用正常、清晰的口吻跟寶寶交流,這樣寶寶以後表達也會更清晰。

如果一直用不清晰的"嗲語言"跟寶寶說話,就可能會造成寶寶以後說話口齒不清的情況,且寶寶在一開始會以爲"嗲語言"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可在正式學說話時接觸到的又是另一種風格的語言,寶寶就會容易混亂,這不是徒增寶寶困擾嗎?何不一開始就用正常清晰的方式跟寶寶交流呢?

誤區二:沒有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寶寶離別情緒,用恐嚇式的語氣制止寶寶某種行爲

我的一個同事就有着這樣的誤區,她跟丈夫因爲工作忙,寶寶平時都在婆婆家,他們每週五去接,週日再送過去,每次送過去的時候因爲擔心寶寶哭鬧總是突然躲起來,然後悄悄走掉,而偏偏每次她阻止她寶寶做某件事的時候就會說"你再這樣媽媽走了哦",這樣日積月累,就讓她寶寶很沒有安全感,每次我們一塊出去玩的時候,他都要緊緊黏在我同事身邊,哪怕離開一步就開始哭。

同事現在也意識到這一點了,有慢慢的在做矯正,但是寶寶不安全感已經形成了,安撫起來就會比較困難。

所以父母們要用正確的語言引導方式去處理寶寶的分離情緒,不要突然消失,可以跟寶寶說"媽媽是要幹嘛,之後會來再來接你",可能寶寶一時不理解會哭鬧,但次數多了,他就會有這個規律意識了,知道你是因爲有事才走的,不然寶寶在潛意識裏老會覺得你會突然消失,他就會很沒有安全感。

誤區三:一直用帶有負面情緒的話語跟寶寶說話

寶寶對世界的初印象很多都來自父母,如果父母一直用帶有負面情緒的方式去教育寶寶,寶寶以後可能就會養成自卑、消極的性格,要多誇寶寶,多鼓勵寶寶,及時反饋他向你傳達的信息。

誤區四:老是要求寶寶表演節目

易地而處,如果有人一直要求你在不同場合"表演"你會願意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適當引導寶寶在親戚面前做表演,但在寶寶表演之後要給予肯定答覆,如果寶寶有抗拒、或是出現什麼失誤,也不能笑寶寶,不然有了一次打擊,下次他就更不會願意去展示自己了。

作爲父母,我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活潑自信,大方獨立,那在寶寶開頭幾年,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向寶寶傳遞正能量的信息,以上說的幾個誤區就不要有了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