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中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生的事,十件裏有八九件是不完全符合你的心意。坎坷也好、艱難也罷會是貫穿生命中的常態,而順利、成功則不會是頻頻來臨,人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有走上人生巔峯的輝煌,也有低落不振下的默默前行。

一個成熟、厲害的人深諳此道,在人生高光時刻不會自高自大、狂妄無人,在身處落魄的窘境中不會意志消沉、委屈不振,只會蓄勢待發,再尋找東山再起的時機。

人生最寶貴的時候並非站在高山上看到一覽衆山小的風光,而是在黎明前的黑夜裏不忘自省自悟的堅持前行,走下去成就自己。

當你落魄時,記得三句話,翻身也就不遠了。

1 暫時的失意,是爲了更好的出發

星雲大師說:“在等待的日子裏,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春華秋實,四季更替。寒冬將至,茂盛繁密的大樹也逃不掉落葉的宿命。漫長的冬日裏,大樹只能以光禿禿的相貌示人。但是,在等待的日子裏,它儲積能量等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時,又能重回枝繁葉茂的時刻,甚至比之前還要生機勃勃。

暫時的落魄,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只有好好蓄積能量纔會真正的東山再起。

知名導演李安曾經有過一段人生最落魄的“至暗時光”。

李安去美國讀大學學習拍電影的時候已經26歲,他不止一次期待着能夠拍攝出自己喜歡的滿意電影。

但是,畢業之後非但沒有拍出滿意的作品,甚至一份正經的工作都找不到。

他當時不僅早早結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當時,他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做飯、帶孩子。

李安的岳父岳母看他整日無所事事,與女兒商量準備出錢讓他開個飯館。但是,他自認爲自己並不具備經營飯館的能力,婉言拒絕了。

之後,他爲了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揹着老婆去社區大學學習計算機,但是一直沒有忘記內心的夢想。

最終,李安執導的電影獲得了遲來的回報——奧斯卡金像獎。

那段落魄的時光,李安默默前行了六年。

或許如今你過得並不如意,或許正在處在人生的落魄時刻,不要就此悲觀、沉淪下去,要多去自省自悟,要蓄積能量,少些浮躁、多些耐心,相信好運一定會不期而至。

2 懂得反思,才能走得更遠

詩人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百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當我們的從人生高谷陡然落到人生落魄時,其實是命運在提醒我們:之前在順風順水時沒有危機意識,往往在落魄時才悔不當初。

當李嘉誠成爲一代富豪時,有記者採訪他:“您是怎樣從最初的塑料大王慢慢成爲地產大王,然後成爲世界華人首富的?”

李嘉誠回答道:“我往往會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我不停地研究每個項目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像風和日麗的時候駕船遠航,在離開港口時,我一定要想到,萬一颱風來襲之際應該如何應對。”

這樣的回答讓記者有些沒想到,繼續追問:一般人都會考慮如何去成功,您爲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考慮失敗呢?

李嘉誠笑着說:“只有想到失敗,只有把每一個細節、種種失敗都考慮到了,成功的把握纔會越大。”

只有懂得反思,才能走得更遠。

懂得思考的人,才知道現在的挫折也僅只是一朵漣漪,人生漫長,還要加油前行。

3 別抱怨,努力向前

作家安東尼羅賓說過:

“不要抱怨他人,就算自己當年很悲慘,但是你抱怨於事無補;不要抱怨自己。抱怨是與過去有關係的,但是一點也沒有用;改變自己對生活的設想,纔可以真正解除痛苦。”

當你身處落魄時,千萬不要抱怨,非但於事無補,只會讓你更加悲觀,感嘆命運不濟、感嘆人情冷暖,然後將自己封閉起來,徹底淪爲一個失敗者。

可以有不滿,但是別抱怨,哪裏跌倒哪裏爬起來,這纔是一個人真正的魅力所在。

《荀子·榮辱》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他人,明白命運的人不抱怨蒼天;抱怨別人的人無法擺脫困窘,抱怨蒼天的人無法努力進取。

抱怨是一種負能量,它會讓看不到自己失敗之處,只會讓你推卸所有的責任,找不到自己真正失敗的地方,只會就此“破罐子破摔”下去,永遠沒有翻身之日。

一個真正的成功者面對人生,首先學會的就是不抱怨,接受命運的不完美,以接受的態度去完善自我,讓自己朝着最初的方向繼續前進。

真正的勇者,是不會被打垮的。

我覺得,一個人落魄時要坦然接受所發生的一切,不將暫時的失意當作一輩子的結局;要懂得反思,才能走得更遠;不要只是抱怨,要接受當下的一切,繼續努力前行。

沒有任何人的一生都是平坦順利的,都是在荊棘滿地的旅途中摸爬滾打後,讓自己越戰越勇。

讓一個人真正變得成熟與穩重,其實是經歷了太多磨難之後的精神收穫,這些寶貴的財富支撐着他們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會因爲一時的困難就偃旗息鼓,更不會身處低谷就一蹶不振。

越是在低谷時準備充足,纔可以讓自己在下一次的旅程中走得更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