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號下午,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發佈會,通報鄭州市“‘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方案主要內容,以及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常態化治理工作舉措。

25號下午,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發佈會,通報鄭州市“‘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方案主要內容,以及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常態化治理工作舉措。

一: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

爲推動市民文明素養提升,打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交通環境,使“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成爲鄭州的一道亮麗文明風景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在全市開展“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有關內容。

1、工作目標

(一)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時遵守各類交通法規和信號燈指示,行經無信號燈斑馬線時主動減速,遇行人正在通過斑馬線時停車讓行,不爭道搶行、不鳴笛催促。遇有前方車輛停車讓行時,不隨意變道、穿插。

(二)行人在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時,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或路口時,在確認安全後通過。遇到機動車爲其讓行時,快速通過、不做停留,提倡對主動讓行的機動車駕駛員伸出大拇指點贊,表示謝意。

2、行動的主要內容

(一)科學管理,打好基礎

1.完善交通標識標線。公安交警部門對人行橫道標誌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重點解決標識污損、設置不合理問題。

2.加大科技投入。在重點路段、路口增設一批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自動抓拍系統,實現全天候嚴管嚴控。

3.科學分配警力。堅持固定崗定點管理和機動巡邏管控相結合,突出抓好交通高峯時段和重點路段的管控。

(二)“三公一租”示範帶動

一是公職人員、公務車做表率。突出抓好公職人員、公務車駕駛員這一關鍵少數,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

二是公交車做標杆。持續推進公交車輛禮讓斑馬線活動,使公交車主動禮讓斑馬線成爲鄭州的一道文明風景、廣大交通參與者榜樣。

三是出租車做引領。着重加強對出租車駕駛員“遵法守規、文明出行”的教育管理,模範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主動禮讓斑馬線。

(三)嚴格執法,全民踐行

公安交警部門堅持現場執法和電子監控抓拍相結合,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爲嚴格管理嚴格執法,以“三公一租”爲示範引領,推動全社會交通參與者主動養成禮讓斑馬線、依規過馬路的良好習慣。

3、推進措施

(一)深入宣傳發動。堅持新聞宣傳與社會宣傳相結合,注重發揮羣團組織作用,在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宣傳發動,推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二)開展“七進”活動。將“遵法守規、文明禮讓”作爲公共文明行爲常識“七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拓展宣傳平臺和渠道,創新宣傳教育模式,切實提高宣傳效果,不斷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識。

(三)發揮“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支隊作用。動員組織志願者參加“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活動,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市民文明出行。

(四)建立聯動處罰機制。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建立聯動處罰機制,探索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人信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實施聯合懲戒,並在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職業准入方面進行限制。

(五)納入文明單位評選和動態管理。將遵守交通法規、無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作爲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評選的重要條件。將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行爲納入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動態管理。

(六)鼓勵羣衆舉報交通違法行爲。

二: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自2019年11月15日起,鄭州市啓動了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活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市文明辦統籌協調市直有關職能部門、各開發區、城區各區強力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嚴格執法力度明顯加大。專項行動啓動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集中警力加大重點路口、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治理,接續對違法者採取“三教育一採集”的方式進行信息採集記錄和教育處罰,發現一例、嚴查一例,保持高壓嚴管態勢。自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爲期三個月的集中治理階段,共查處非機動車六類交通違法和行人四類交通違法行爲494823起。

二是社會聯動共治明顯加強。新聞媒體相繼推出“文明出行 讓城市更美好”“暢通鄭州進行時”“交通文明你我他”“會面觀文明”等專題專欄,持續開展宣傳報道,爲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社治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市文廣旅局、市城建局、市教育局、市農委和各開發區、縣市區組織在全市機關單位、社區、商戶、景區和旅遊飯店、建築工地、中小學校、農村廣泛開展文明出行常識宣傳教育。市公安交警部門常態化開展“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項目,動員組織城市志願者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全市城管系統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完善“路長+‘綠城啄木鳥’志願者”模式,發動各級路長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爲。累計引導、勸阻行人、非機動車不文明行爲301924起。市文明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發改委建立了三方信息共享機制,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人信息錄入鄭州市信用平臺,實施聯合懲戒。市文明辦制定《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納入在屆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動態管理的實施辦法(試行)》,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率先在市直單位試行。

三是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明顯增強。經過3個月時間的集中治理,截止2020年1月底,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全市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狀況分析來看: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比治理前明顯增強,城區各區非機動車、行人各類交通違法行爲明顯減少,因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造成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不走非機動車道、違法載人、違法上高架橋、亂停亂放六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爲,以及行人闖紅燈、不在人行道內行走、隨意橫穿馬路、翻越隔離設施四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爲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努力,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路段、區域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仍然多發,尤其是非重點路段的區域,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還比較嚴重。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公安交警部門採取人性化溫情執法,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爲只勸不罰,個別交通參與者誤解“人性化”的內涵,透支“溫情執法”措施,也致使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情況有所反彈。

爲此,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年持續開展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治理工作。在總結去年集中治理階段取得的經驗和成效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2020年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常態化治理工作方案》,對今年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常態化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治理的重點仍然是:

(一)行人闖紅燈、隨意翻越(穿越)道路隔離設施、不走人行道、在車行道內兜售(發送)物品、攔車乞討等違法行爲;

(二)非機動車闖紅燈、越線停車、隨意橫穿馬路、逆行、違法載人、不走非機動車道、違規上高架路等違法行爲;

(三)車輛亂停亂放,阻斷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的違法行爲。

治理的措施主要有:

(一)嚴格管理嚴格執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鄭州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爲依據,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二)優化城區道路基礎設施。堅持以人爲本,完善“行人優先、非機動車優先,人車分離、機非分離,人行道貫通、非機動車道貫通”的城市交通微循環體系,爲市民羣衆創造安全、便捷、有序的出行條件。

(三)加強宣傳教育。市文明辦統籌,市公安局牽頭,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採取倡議書、承諾書和發放宣傳冊(頁)、刊播微視頻、開展教育活動等形式,持續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文明出行常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工地、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景區等,不斷增強市民守法、安全出行意識。

(四)推動社會共治。常態化開展“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行動,組織志願者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市民文明出行。把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記錄作爲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申報、考覈、評價、推薦的重要條件,同時,在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納入文明單位動態管理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實施範圍。

一: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

爲推動市民文明素養提升,打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交通環境,使“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成爲鄭州的一道亮麗文明風景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在全市開展“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三公一租做示範、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有關內容。

1、工作目標

(一)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時遵守各類交通法規和信號燈指示,行經無信號燈斑馬線時主動減速,遇行人正在通過斑馬線時停車讓行,不爭道搶行、不鳴笛催促。遇有前方車輛停車讓行時,不隨意變道、穿插。

(二)行人在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時,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或路口時,在確認安全後通過。遇到機動車爲其讓行時,快速通過、不做停留,提倡對主動讓行的機動車駕駛員伸出大拇指點贊,表示謝意。

2、行動的主要內容

(一)科學管理,打好基礎

1.完善交通標識標線。公安交警部門對人行橫道標誌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重點解決標識污損、設置不合理問題。

2.加大科技投入。在重點路段、路口增設一批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自動抓拍系統,實現全天候嚴管嚴控。

3.科學分配警力。堅持固定崗定點管理和機動巡邏管控相結合,突出抓好交通高峯時段和重點路段的管控。

(二)“三公一租”示範帶動

一是公職人員、公務車做表率。突出抓好公職人員、公務車駕駛員這一關鍵少數,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

二是公交車做標杆。持續推進公交車輛禮讓斑馬線活動,使公交車主動禮讓斑馬線成爲鄭州的一道文明風景、廣大交通參與者榜樣。

三是出租車做引領。着重加強對出租車駕駛員“遵法守規、文明出行”的教育管理,模範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主動禮讓斑馬線。

(三)嚴格執法,全民踐行

公安交警部門堅持現場執法和電子監控抓拍相結合,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爲嚴格管理嚴格執法,以“三公一租”爲示範引領,推動全社會交通參與者主動養成禮讓斑馬線、依規過馬路的良好習慣。

3、推進措施

(一)深入宣傳發動。堅持新聞宣傳與社會宣傳相結合,注重發揮羣團組織作用,在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宣傳發動,推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二)開展“七進”活動。將“遵法守規、文明禮讓”作爲公共文明行爲常識“七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拓展宣傳平臺和渠道,創新宣傳教育模式,切實提高宣傳效果,不斷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識。

(三)發揮“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支隊作用。動員組織志願者參加“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活動,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市民文明出行。

(四)建立聯動處罰機制。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建立聯動處罰機制,探索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人信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實施聯合懲戒,並在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職業准入方面進行限制。

(五)納入文明單位評選和動態管理。將遵守交通法規、無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作爲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評選的重要條件。將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行爲納入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動態管理。

(六)鼓勵羣衆舉報交通違法行爲。

二: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自2019年11月15日起,鄭州市啓動了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活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市文明辦統籌協調市直有關職能部門、各開發區、城區各區強力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嚴格執法力度明顯加大。專項行動啓動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集中警力加大重點路口、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治理,接續對違法者採取“三教育一採集”的方式進行信息採集記錄和教育處罰,發現一例、嚴查一例,保持高壓嚴管態勢。自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爲期三個月的集中治理階段,共查處非機動車六類交通違法和行人四類交通違法行爲494823起。

二是社會聯動共治明顯加強。新聞媒體相繼推出“文明出行 讓城市更美好”“暢通鄭州進行時”“交通文明你我他”“會面觀文明”等專題專欄,持續開展宣傳報道,爲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專項治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社治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市文廣旅局、市城建局、市教育局、市農委和各開發區、縣市區組織在全市機關單位、社區、商戶、景區和旅遊飯店、建築工地、中小學校、農村廣泛開展文明出行常識宣傳教育。市公安交警部門常態化開展“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項目,動員組織城市志願者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全市城管系統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完善“路長+‘綠城啄木鳥’志願者”模式,發動各級路長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爲。累計引導、勸阻行人、非機動車不文明行爲301924起。市文明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發改委建立了三方信息共享機制,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爲人信息錄入鄭州市信用平臺,實施聯合懲戒。市文明辦制定《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納入在屆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動態管理的實施辦法(試行)》,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率先在市直單位試行。

三是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明顯增強。經過3個月時間的集中治理,截止2020年1月底,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全市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狀況分析來看: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比治理前明顯增強,城區各區非機動車、行人各類交通違法行爲明顯減少,因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造成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不走非機動車道、違法載人、違法上高架橋、亂停亂放六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爲,以及行人闖紅燈、不在人行道內行走、隨意橫穿馬路、翻越隔離設施四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爲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努力,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路段、區域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仍然多發,尤其是非重點路段的區域,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還比較嚴重。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公安交警部門採取人性化溫情執法,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爲只勸不罰,個別交通參與者誤解“人性化”的內涵,透支“溫情執法”措施,也致使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情況有所反彈。

爲此,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年持續開展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治理工作。在總結去年集中治理階段取得的經驗和成效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2020年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常態化治理工作方案》,對今年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常態化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治理的重點仍然是:

(一)行人闖紅燈、隨意翻越(穿越)道路隔離設施、不走人行道、在車行道內兜售(發送)物品、攔車乞討等違法行爲;

(二)非機動車闖紅燈、越線停車、隨意橫穿馬路、逆行、違法載人、不走非機動車道、違規上高架路等違法行爲;

(三)車輛亂停亂放,阻斷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的違法行爲。

治理的措施主要有:

(一)嚴格管理嚴格執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鄭州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爲依據,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二)優化城區道路基礎設施。堅持以人爲本,完善“行人優先、非機動車優先,人車分離、機非分離,人行道貫通、非機動車道貫通”的城市交通微循環體系,爲市民羣衆創造安全、便捷、有序的出行條件。

(三)加強宣傳教育。市文明辦統籌,市公安局牽頭,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採取倡議書、承諾書和發放宣傳冊(頁)、刊播微視頻、開展教育活動等形式,持續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文明出行常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工地、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景區等,不斷增強市民守法、安全出行意識。

(四)推動社會共治。常態化開展“綠城紅綠燈”志願服務行動,組織志願者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遊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市民文明出行。把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記錄作爲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申報、考覈、評價、推薦的重要條件,同時,在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納入文明單位動態管理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實施範圍。

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佑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