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42年1月到1943年3月間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簡稱勒熱夫戰役,是蘇德戰爭中蘇軍傷亡較大的一場慘烈戰鬥。由於此戰,蘇軍在幾次進攻作戰中損失了將近150萬的部隊,傷亡比是德軍的4到5倍,有的甚至達到9倍之多,因此這場戰役也被認爲是朱可夫在蘇德戰爭中的一大敗筆。實際上,如果站在當時蘇德戰爭全局來分析,蘇軍在勒熱夫戰役中的損失,就是用連續的進攻換空間,不僅爲南線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還完全解除了莫斯科的後顧之憂。

01勒熱夫突出部的形成,是德軍謀劃的一箭雙鵰戰略

很多人認爲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失利後,將第9集團軍幾萬人據守在勒熱夫突出部沒有什麼意義,甚至連指揮官莫德爾也多次建議撤出這裏。但現在回過頭看,這是德軍精心佈局的一招妙棋,可以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

一方面,從蘇德戰爭爆發以來,蘇軍和斯大林最擔心的就是莫斯科的安危。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後,蘇軍基本上處處被動挨打,除了朱可夫在葉利尼亞打了一場反擊戰小勝外,其它戰場傳來的都是被俘和撤退的消息。尤其是列寧格勒被重兵圍困,德軍不費吹灰之力佔領基輔,南北兩線形勢不好,使斯大林把防禦重心放在中線莫斯科的安危上。

但這一時期,蘇軍並沒有足夠的力量確保莫斯科穩贏不輸。直到1941年底蘇軍調集西伯利亞援軍,又在寒冷氣候影響下終於使德軍閃擊戰敗於城下。但德軍並沒有傷筋動骨,不僅德軍統帥部對戰役失利不服氣,前線將領也認爲到夏季發動再進攻完全具備條件。正是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德軍對莫斯科戰役失利的指揮官進行了問責,派擅長防禦作戰的第41摩托化軍軍長莫德爾升任第9集團軍司令,讓他在勒熱夫-瑟喬夫卡一線組織防禦。

另一方面,德軍從莫斯科戰役中汲取了教訓,用勒熱夫突出部牽制蘇軍,可以起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的作用。單就戰役連續性來講,勒熱夫之戰實際上仍然是莫斯科戰役的延續,因爲除了時間上緊接着莫斯科戰役的收尾,參加戰鬥的雙方將士也都是從莫斯科戰場轉場而來。對於德軍來說,當閃擊戰在進攻莫斯科中失靈後,在南線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地區開闢新的戰場就成爲了首選,因爲那一帶不僅有豐富的能源和工業基地,更有寬廣的頓涅茨盆地等爲裝甲閃擊戰提供了條件。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以勒熱夫突出部作進攻出發地,一來可以牽制蘇軍莫斯科方向百萬大軍南下,二來可以爲在南線展開突擊戰創造條件。從戰略佈局和戰術要求上都不失一個聲東擊西的好辦法。

02把莫德爾從勒熱夫突出部攆走,中線蘇軍和莫斯科就會高枕無憂

從蘇德戰爭走向來看,到莫斯科戰役結束,德軍基本上也認識到閃擊戰在蘇聯並不適合,尤其是經過1941年半年的檢驗,德軍的後勤補給和能源不足嚴重製約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又由於蘇聯中線廣佈沼澤湖泊,對裝甲突擊力量爲主的閃擊戰是個嚴峻的考驗。但德軍又不得不考慮,不進攻莫斯科,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又顯得師出無名,更打擊不了蘇軍的士氣。

首先,德軍佔據勒熱夫突出部,就是給蘇軍形成心理壓力。1941年9月,德軍在進攻莫斯科前,就發現了勒熱夫地區的重要性,這裏不僅是莫斯科到大盧基主幹鐵路的中繼線,還是通往瑟喬夫卡和維亞濟馬的重要樞紐,扼守這裏,就可隨時在條件成熟時向莫斯科再次發動進攻。因此,德軍在離莫斯科160公里的勒熱夫扼守重兵,無疑會使斯大林和莫斯科寢食難安,必除之而安之。

其次,德軍用此牽制蘇軍,蘇軍同樣可以用此牽制德軍。勒熱夫戰役大的交鋒有4次,小戰無數。蘇軍動用了西方方面軍和加里寧兩個方面軍,前前後後有300多萬人參加作戰;而德軍方面也從剛開始的6萬人馬,陸續遞增到20到30多萬,光預備隊就增援了11個師,其中有6個是裝甲師。而且由於勒熱夫持續的爭奪,還使德軍統帥部不得不從僕從國緊急召集52個師增援東線。一場本該迅速解決的戰鬥,最終打成了消耗戰,蘇德雙方都沒想到。

再次,中線德軍承載着增援南北兩線戰場的重任,收復勒熱夫就可截斷德軍相互聯繫。對於蘇軍來講,莫斯科戰役前,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兩支裝甲部隊實施南北增援,使蘇德戰場全面開花,蘇軍遭受到重大損失。如今,德軍只有幾萬人馬扼守勒熱夫,這個良機絕對不會錯過。況且,蘇軍還要借這次戰鬥給盟軍喫一個定心丸,因爲當時英美兩國對蘇軍能不能打贏莫斯科戰役表示懷疑,對斯大林來說,這是面子之戰也是贏得盟軍物資援助和開闢第二戰場的籌碼之戰。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據守勒熱夫突出部,就像一根魚刺卡在蘇軍嗓子眼裏。因此,無論付出多大代價,蘇軍都會將莫德爾攆走。事實也證明,德軍撤走勒熱夫以後,莫斯科不僅安全了,中線再也沒有發生一場像樣的戰鬥,主要戰場全部推進到了南線。

03勒熱夫戰役,德軍贏在小心謹慎,蘇軍輸在過於自信

縱觀勒熱夫戰役全過程,雖然歷時15個月,但都以蘇軍的進攻爲主,而且,在火星行動展開之前,德軍增援部隊趕到,使戰場形勢迅速發生了逆轉,莫德爾小心謹慎的防禦戰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相反,蘇軍不斷的調整進攻策略,卻並沒在打擊效果上體現出來。

第一,殲滅蘇軍第33集團軍,莫德爾有了底數。如果說蘇軍在勒熱夫戰役中最好的進攻時機,那就是莫德爾剛接任第9集團軍指揮權的時候。那時,德軍剛從莫斯科戰場退下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少得可憐,通信也遭到嚴重破壞,更重要的是,蘇軍14個師已經向他包圍過來。但蘇軍第33集團軍孤軍突進,卻給了莫德爾非常好的反擊機會,他把兵力分散阻擊,使用原有加固的防禦陣地和堡壘,不斷消耗了大量蘇軍的有生力量,幾乎全殲第33集團軍,這一仗使莫德爾打出了信心,也使防守德軍有了底氣。

第二,火星行動,蘇軍打得太自信。本來,火星行動的參戰兵力一點也不比天王星少,而且這是蘇軍精心部署的雙星行動,應該早就胸有成竹。但蘇軍卻忽略了兩個因素,一方面,當朱可夫調任南線指揮斯大林格勒戰場時,當時蘇軍已經發現莫德爾要向南進攻蘇希尼奇,朱可夫指揮蘇軍挫敗了莫德爾的旋風行動,準備在勒熱夫南線對莫德爾展開側翼進攻。但到火星行動時,科涅夫意外地直接向勒熱夫發動正面進攻,而此時德軍的裝甲增援已經到位,打了科涅夫一個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蘇德戰爭爆發以來,蘇軍在夏季戰役中贏得少輸得多。由於勒熱夫戰役中,莫德爾提前做了充分的調研,裝甲部隊在勒熱夫戰場發揮作用受限,他將大量裝甲部署在蘇軍可能出現的主要幹道和進攻路線兩側,大量殺傷了蘇軍的重火器。而他將反坦克火力部署在各要點道口,使蘇軍找不到主要突擊方向,客觀上莫德爾打的是游擊戰,而蘇軍依仗人多鑽進了他佈置的口袋陣,蘇軍第39集團軍就是這樣被他包圍的。本來,蘇軍在自家門口打仗,對這裏的地形比德軍熟悉,但沒想到莫德爾棋高一着。

第三,德軍對勒熱夫戰場的重視,蘇軍始料未及。本來,朱可夫把火星行動部署得比天王星行動晚幾天,目的就是使德軍顧頭顧不了尾,沒想到德軍雖然派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羣救援保盧斯,卻並沒減少對勒熱夫戰場的增援。相反,德軍寧可將6個裝甲師增援勒熱夫,並沒有給曼施坦因更多的部隊。朱可夫想一舉兩得兩場全勝,結果卻打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加上德軍事先掌握了火星行動計劃情報,蘇軍出現重大損失在所難免。

總結:蘇德戰爭勒熱夫戰役,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是一場非常經典的戰鬥,拋開意識爭論,莫德爾在這場戰鬥中的防禦戰術可圈可點,但朱可夫的火星行動也並不是一無是處。雖然蘇軍付出了重大傷亡,卻贏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和南線戰場的轉機,更重要的是,蘇軍用重大傷亡換來了時間空間,莫德爾從勒熱夫撤退,確保了莫斯科從此高枕無憂,蘇軍在中線再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斯大林可以放心大膽地實施全線反攻戰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