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历史上,李光地是康熙年间名臣,曾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在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最后得以善终,并没有被贬为台澎知县。电视剧中李光地孤傲自诩,富有才华,但是因为参加党争最后被康熙贬为台澎知县。

《康熙王朝》是根据小说二月河改编的影视作品,电视剧明星云集,演技入木三分,十分好看。也将康熙年代的大部分事件告知大家,但是毕竟是文学作品,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小编在这里简单整理了一些,欢迎大家补充,共同学习。
1 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在电视剧中,她经常自称“我孝庄如何如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孝庄”其实是她死后的谥号,谥号全称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在她本人活着的时候是不能自称的。另外,她去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康熙一直侍奉在旁。
2 苏麻喇姑。历史上关于苏麻喇姑的记载很少,她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左右。如此算来,她要比康熙大42岁,而在剧中却被描述成一个与康熙从小的玩伴,并且还有着模棱两可的感情纠纷,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历史上她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并不是和孝庄同时去世。
3 周培公。在电视剧中,周培公才华横溢,屡建奇功,帮助康熙平定三藩,率几千家奴灭掉察哈尔王的叛军,为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实际上周培公并没有那么出色,他是图海手下一幕僚,在招降王辅臣的时候进言献策,帮助图海招降了王辅臣。
4 李光地。电视剧中李光地孤傲自诩,富有才华,但是因为参加党争最后被康熙贬为台澎知县。但在历史上,李光地是康熙年间名臣,曾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在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最后得以善终,并没有被贬为台澎知县。
5 郑经。电视剧中郑经是在清军破台之时自刎而死。但实际上,郑经死于1681年,而清军平定台湾是在1683年。也就是说,清军平定台湾的时候,郑经已经死了。而当时投降的是郑经的儿子郑克塽。
6 魏东亭。历史上没有魏东亭这个人,康熙的伴读是曹寅,曹雪芹的爷爷。
7 顺治在电视剧中为了出家当和尚而退位,但是历史上顺治是否出家有待考证其死因是历史一大谜团。
8 康熙皇帝曾下旨,让西方传教士到全国各地测绘地形,并绘制了《皇朝全图》,但在电视中,却是周培公花费十年之功的作品,这是不对的。
9 康熙举办千叟宴,时间为康熙六十年,此时明珠,索额图已不在人世,而剧中明珠,索额图均参加,不合历史逻辑。
10 剧中提到康熙手书正大光明匾悬挂于干清宫,并更名为正大光明殿,实际上,正大光明最早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手写的。
虽然电视剧中出现了很多与史实不符的知识,但是作为文学作品,一点也不影响它本身的观瞻,希望大家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将文学作品与史实材料区分开来。不必对电视剧吹毛求疵,演员本身的演技就很值得欣赏,而且剧中关于自我修养和职场做人的道理也很多,有补充的欢迎在评论下方发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