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軔於傳統院線電影端,從18年初涉網絡電影至今,魏君子與楊秉佳等創作人一行目前成立了一家名曰“輕刀快馬”的公司,着意深耕網絡電影市場。誠如李思文所言,作爲強商業類型片,網絡電影《奇門遁甲》完成了觀衆預期內諸多層面上的滿足。

  作者 / 蘇蘇

  2020年1—4月,院線停擺,網絡電影迎來特殊的發展“窗口期”。

  5300萬+行業新紀錄誕生,近30部破千萬作品雲集,無論TOP項目還是整體表現,都讓發展6年的網絡電影第一次獲得“直線加速”。

  但單片的爆款成績依然掩蓋不了網絡電影內容本質不足的問題。隨着大衆文娛消費秩序的逐漸恢復,5月的網絡電影市場下滑趨勢明顯,後勁稍顯不足。或許,在網絡電影真正成爲觀衆文娛消費的剛需之前,我們更應該冷靜看待市場前4個月的數字狂歡——若要爲產業帶來持續穩定的有效價值,僅僅靠籠絡網絡電影固定受衆“圈地自萌”是無法實現的。

  當網絡電影持續在強類型、大視效層面做比拼,它的下一個增長點和發力點在哪裏?當傳統影視公司、專業電影人紛紛入駐網絡電影這塊價值窪地,他們又將怎樣推動行業升級?當網絡電影進入內容生態下半場,如何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帶來正向行業循環?

  如何兼顧“院線”品質與“網生”受衆品味?

  不可否認,在大環境的催化下,當前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的邊界進一步模糊。從策劃、製作到營銷,越來越多網絡電影開始按照院線電影的標準和流程打造,無論作品質量、投資體量還是知名演員的參與度都大幅提升。

  上線43天,《奇門遁甲》以接近院線標準的製作品質,同時真誠盡職地“服務”於網生市場及電影觀衆,一躍成就行業新的票房紀錄。在總製片人李思文看來,作爲強商業類型片,影片的高品質內容是基於高體量的投資成本,在劇本、製作、演員等整體品質上全方位的升級。

  同爲2017院線版編劇,2020版《奇門遁甲》也是編劇楊秉佳的第一部網絡電影作品。影片在故事結構,人物成長弧線上的完整呈現,給口碑破圈傳播埋下了堅實基礎。

  創作之前,楊秉佳參考了相關網絡電影的用戶數據和一些能刺激到用戶觀看的畫面和元素,“項氏兄弟導演給我的信任挺大的,他們允許我先去發揮,之後再選取覺得合適的部分加以放大。我們把這些畫面和元素加進去,跟故事結合,讓它顯得不突兀,一起用電影創作的方式和規律解決。”一言以蔽之,即“故事層面符合電影創作規律,並且又和網絡受衆結合。”

  而關於《奇門遁甲》在專業影評網站上讚譽頗高的開場名場面,楊秉佳自認並沒有特別限定考慮網絡受衆觀影品味來創作。

  他闡述,不管院線還是網絡電影,在奇幻、玄幻等的大類型裏,開場都要有特別能抓住觀衆眼球的畫面。這是由電影類型決定的,院線電影也是同等操作,需要不停帶動觀衆。“所以我覺得它(開場)不只專門爲網絡電影用戶考慮,但剛好契合常規向的網絡電影創作規律。”

  也許,網絡電影充分考慮網絡受衆觀影品味,這並非原罪,相反卻是一種尊重創作的思維。“創作者想捕捉觀衆的心思,本身沒錯。區別在於怎樣去捕捉,怎樣去影響。用一些很廉價的手段,和以一些很高級的創作方式、手段去影響,繼而能達成劇作上的圓潤自洽,兩者有着本質不同。”楊秉佳表示。

  而在對於《奇門遁甲》這類大頭部項目的目標受衆的思考上,李思文卻另有觀點。

  隨着電視端崛起,流量激增。來自智能電視大屏端的觀看已成爲網絡電影分賬票房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狙擊手》《特種兵王3》等中年男性向的網絡電影在電視端的觀看量已逼近50%,2020年第一季度,愛奇藝網絡電影電視端票房貢獻量增長趨勢同比提升55%。

  李思文表示,當前視頻平臺的用戶基數越來越大,平臺在電影品類的運營中也意向去網絡化。一些智能電視端的大屏觀衆年齡層也在增加,所以奇樹有魚在一些特定創新性、屬意商業進階等的項目上,考慮的目標用戶就是整體的電影觀衆,並不僅侷限於網生代專門觀看網絡電影的受衆。

  “我們不能只盯着網絡電影目前的有限市場,依賴用戶的喜好做一些同質化的題材來賺取利潤”,更多基於“擴大受衆化”的標準,“要求網絡電影在內容層面上,是否像真正的電影一樣給予人一些情感上的抒發,滿足用戶的情感預期”。這是基於內容的升級,讓影片在綜合品質上的藝術價值更高。

  誠如李思文所言,作爲強商業類型片,網絡電影《奇門遁甲》完成了觀衆預期內諸多層面上的滿足。“時刻保持對觀衆的敬畏之心”,網絡電影才能達到口碑上的引領和商業上的更高成就。

  專業人才入局,

  網絡、院線如何保持“和而不同”?

  關於創作,導演林珍釗有一個直給有力的觀點:“網絡電影沒有前6分鐘,你(創作者)只有前30秒。”他認爲,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不一樣,第一感官非常重要。所以更應該用前30秒足夠新鮮刺激的“開畫畫面”留住觀衆。

  在製片人魏君子看來,經驗豐富的網生代內容團隊很瞭解自己的優勢,瞭解觀衆市場,也懂得自己的“產品”賣什麼。一如項氏兄弟團隊在《奇門遁甲》項目上的技巧發揮——他們把美術、特效的優勢放大,專注視覺效果,增加對觀衆的吸引力。魏君子高度認可這是網生代電影人的努力。

  網生團隊自帶產品思維,他們有高度的“性價比”概念,在強類型上可以最大化發揮自身優勢。傳統電影人的創作則更傾向於作品思維。

  而當網絡電影逐步邁入內容生態下半場,若要以內容品質取勝,除去能花錢在視效層面解決的難關,接下來拼的就是團隊在故事上的深入。未來,從依靠大視覺吸睛,到以故事、情感動人,從抓住觀衆眼球,到走入觀衆心裏,網絡電影需要更多把作品思維和產品思維相結合。

  發軔於傳統院線電影端,從18年初涉網絡電影至今,魏君子與楊秉佳等創作人一行目前成立了一家名曰“輕刀快馬”的公司,着意深耕網絡電影市場。日前,公司第三部作品已拍攝完成。

  他們看準當下網絡電影製作水準越來越高,製作投入越來越大,市場也在摸索、試探多樣類型的故事,這利於“輕刀快馬”公司在“小而美”內容的嘗試上,有較大發揮空間。其次,網絡電影週期短,創作者很快能將自己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快速反饋到下次創作中,從而提升創作能力。“院線電影的週期很長,我們同時也在做。”楊秉佳表示。

  誠然,網絡電影需要專業的內容團隊入局,以突破行業既往創作中一些不合理的舊規。而專業電影人也需要適應網絡電影的創作規則,才能帶來有效改變。

  在楊秉佳看來,專業電影人入局網絡電影,最重要的自覺意識就是不要拿院線的創作思維來衡量網絡電影。因爲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是兩種產品,觀影人羣、觀看方式,甚至觀衆對待作品的態度都不一樣——網絡電影是服務型,創作者要不斷“服務”,觀衆纔會看下去。而建立在強社交屬性上的院線電影是消費品,有着觀衆主動找內容的消費心理。

  其次,目前網絡電影還屬於強類型片市場,有一些特定的題材天然更親近某部分人羣。所以,切忌專注在故事單一維度上的精彩完整,而忽略了敘事節奏、服化道、後期特效等其他部分對觀衆的服務和滿足,以致“偏科”非常明顯。“觀衆的審美品味肯定會越來越高,但目前的網絡電影環境還不允許這樣做。”

  正向意義上,楊秉佳認爲專業電影人對網絡電影行業最大的提高是審美。他們會把一些噱頭元素用創作的規律做很好的包裝,讓觀衆從審美上認爲這是一個很精良的作品,纔會願意繼續去了解表演、人物、故事等。其次,專業電影人在從劇本到成片的過程中,也儘可能會保證影片故事和製作的完成度。

  總之,期待未來,專業電影人帶着審美、帶着專業素養、帶着題材革新的意識,以創新元素/重磅類型影片,將網絡電影的輻射人羣擴大到更廣泛的觀衆羣中。

  試錯成本激增,

  成熟期入場需規避的誤區雷區

  發展6年,網絡電影從最初的十幾、幾十萬成本,到現今頭部影片的幾千萬,投資體量不斷攀升的背後,也折射出網絡電影試錯成本的翻倍。

  但不少業內人士對網絡電影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李思文近來接到諸多影視公司轉型做網絡電影的合作案例,這些項目書內容的大多配置爲:古裝戲裏一定有條大龍,現代戲動輒必含動作、喜劇元素。“揉雜了很多所謂網絡電影觀衆喜歡的熱門元素。”

  網生代公司和團隊一路浮沉,積累了大量對於項目類型和市場觀衆的多面認知。在網絡電影市場成熟期入局的“新人”,此時更應該注重影片在類型上的探索深耕、內容上的開拓創新和主題思想上的表達昇華。

  其次,李思文表示,萬不可認爲網絡電影的表達尺度很大(大於院線)。因爲現今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可以輕鬆接觸到網絡。“相比影院,線上網絡更廣泛面向心智可能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些比較暴力、血腥,以及對於人性探討,表達過於陰暗的影片,都可能是重點審查對象。”

  被問到目前網絡電影市場中的不合理弊端,李思文希望每個項目在前期籌備的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內容產業一定要在前期工作上做得更紮實,這樣拍攝過程中團隊纔可以專注創作,而不是還要考慮諸多製片層面的問題。”

  其次,對於現今大衆認爲的網絡電影表演短板問題,李思文坦言,很多演員的能力其實足以支撐起塑造這個人物,除了一些劇作上的不完善,也可能因爲他們爲角色準備的時間很短。“實際上演員也應該提前到劇組做相關準備,主創之間有充分交流,包括一些預拍攝之類的機制,也可以逐步建立完善起來。”

  除了演員表演上新的升級,楊秉佳希望在網絡電影創作中少一些來自“大數據”層面的強行干擾,以及杜絕因製作週期壓縮來反逼劇本的創作時間。“輕刀快馬’就在嘗試作出改變,無論原創劇本還是IP改編,一定是先做出劇本來,之後再去匹配相應資源,再製作成片。”

  繼往開來。站在2020上半年“復興”之路的起點,網絡電影走向“內容生態”下半場,迎接深度調整與轉變,一起期待它更好的繁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