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鬍子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提到姚崇,就不能不提同一時期的另外一個宰相宋璟。宋璟是繼姚崇之後的大唐宰相,他退休後在洛陽居住,他的觀點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觀點,即“大臣歸休,不宜關通人事。”所以他也“杜絕賓客。”
“家居之罷相,能逐朝廷之風憲。”
這是人們對退休在家的明朝首輔徐階的一個評價。徐階告老還鄉之後,徐家子弟在家鄉肆無忌憚,先後佔地四十萬畝,要說徐階完全不知情是不可能的,只能說他其實是默許徐家人的作爲的。而徐家的這種行爲也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滿,於是摺子如雪花般飄落下來,應天巡撫海瑞決定秉公處理。
但這件案子在處理過程中卻困難重重,徐階將此事推得一乾二淨,將責任推到了兩個兒子身上,雖然最終土地都被收回,兩個兒子被流放,但徐階也利用自己的人脈將海瑞和同辦的蔡國熙都撤了職。
從這件事中我們看出,宰相、將軍等位高權重者即便是告老還鄉了,其地位也不是一般人能撼動的,至少縣令是完全不能與之對抗的,更準確地說,縣令是沒有權力去管這些告老還鄉的重臣的,很大程度上,這些人依舊歸皇帝來管。
古代的致仕制度也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一步步成熟的,朝中的重臣告老還鄉之後,要麼朝廷還給全俸或者半俸,要麼還有官職在身,當然多半是虛職,即位高權不重。甚至有的時代退休官員這兩者大都佔了,既有俸祿又有官職。所以這樣的人即便回到了家鄉,也不是縣令能管得着的。
當然,縣令是一縣之長,或許會有過問權,但沒有處置權,甚至縣令多半會和這些退休的人搞好關係,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很可能通過這些退休在家的重臣獲得上升的機會。而且這些人在朝中多年,門生故舊不少,他們即便遠離朝廷,但影響力還是有的,所有縣令輕易不敢得罪這樣的人。
其實這些人退休後的影響力,皇帝以及他們自己,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像徐階這樣告老還鄉後還如此肆無忌憚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很愛惜羽毛,很注意在家鄉的表現,也很注意和家鄉的官員打交道,很多時候,他們也是害怕皇帝會忌憚,所以有一部分這樣的重臣在退休之後就會縮小交際圈,甚至除了被皇帝召見外直接不交際,這裏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唐朝名將李靖晚年有足疾,所以64歲那年請求致仕,李世民給了他一個正二品的文散官在家養傷,如果足疾好點了就每隔兩三天上一次班,依舊參預政事。之後李靖還掛帥滅了土谷渾,只是這一仗中,有人污衊李靖有異心,李世民調查之後發現並無此事。
這些人既然能做到宰相、將軍這樣的高位,自然情商都不低,即便是在退休後也懂得低調,不願意再被攪進權力中去,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一種方式。當然,他們退休後很多其實是不會回到老家的,大部分還待在京城。
能夠回到老家的還是比較好的,算是遠離了官場,自由度高點,而在京城的,還是天子腳下,爲了自保,就得儘量與外界不往來,不去摻和官場的事,自己安全,皇帝也放心。當然,其實很多這樣高位退休的人,還是很受皇帝寵愛的,所以還是會定期被皇帝召見,詢問意見,關心身體情況等。
他們這樣的重臣退休回到家鄉後,爲了能夠安享晚年,就是低調低調再低調,儘量不與外人有交往,尤其是官場上的人。畢竟他們即便退休了,其影響力還在,而且多半還有官職在身,即便是虛職,也是高位。如果與家鄉的官員交往過密,難免會被拖累,即便不被拖累,讓皇帝知道了也不好。
他們低調行事,不與外人交往,也給當地的官員省了不少事,畢竟如縣令一樣的父母官,其實對這樣的退休官員是很害怕的,不知道怎麼相處纔好,如果他們犯點事就麻煩了,畢竟在自己的地盤上,縣令又不能什麼都不管,但是管吧,還真管不着他們,一個處理不好,烏紗帽就沒了。如果他們自己能低調行事,那就是再好不過了,井水不犯河水,也算是相安無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