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一种以分离为目的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龙应台《目送》

从宝宝出生脱离母体开始,就慢慢走向独立,而分床睡,是第一步。

许多妈妈都知道让宝宝独自睡觉的好处,可以培养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但真正应该如何把握分床睡的时间呢?到底是3岁分床还是6岁分床呢?

许多文章都提倡越早越好,说分床越晚,越容易性早熟,还造成安全感缺失,不懂独立,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6岁孩子被逼分床,心智焦虑诱发恐惧情绪

雯雯妈妈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强制雯雯分床睡,雯雯哭得像个泪人,抱着妈妈不撒手,妈妈不忍心,决定把分床时间再推迟两年。

到了雯雯6岁的时候,妈妈决定再试一次。

晚上,妈妈把雯雯哄上床后,回到自己房间。夜里,雯雯一次又一次地来敲门,一会儿说自己房间里有怪物,一会儿又说有虫子爬上了床,妈妈没有理她。

第二天一早,妈妈打开房门时,忽然发现,雯雯竟然抱着自己的小被子玩具熊,睡在妈妈的房间门口。原来她一夜都没敢在自己屋里睡,而是在门口等着妈妈。

分床失败,妈妈还不甘心,又接连试了一个礼拜,雯雯的情绪一天比一天激动,难以哄睡,打滚,哭闹,央求妈妈不要离开。

后来,不仅仅是晚上,就连白天,雯雯也不敢独自在房间里玩,必须要妈妈陪着。

都说分床越早越好,这个案例中,雯雯由于分床产生严重的焦虑,诱发了强烈的恐惧情绪,这种恐惧将会伴随她相当长的时间,有可能还会延伸至成年。

分床理论跌下神坛,别再给安全感戳窟窿了

分床必须是在保护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的,切不可为了分床而不顾孩子的感受,一味地强制,只会适得其反。

一:亲子共眠好处多

研究显示,儿童不会因为长时间与父母共眠而成长为不独立的,不自信孩子,反而由于安全感得到了保证,在日后面对失败、困难能保持更积极的心态,抗压能力强,形成独立、自信,自强的性格。

孩子也不会因与父母共眠而出现性早熟,相反的,他们长大后对自我的性别认同感满意,自尊水平较高,自律性强,亲子共眠的种种好处要尽早看透。

安全感充足:有良好亲子共眠的孩子,能够从中获取充足的安全感,内心抗压能力较强。

利于亲子关系培养:亲子共眠的过程会让孩子充分享受肌肤亲昵感,在幼龄阶段能很好培养亲子关系,让孩子不孤单,有健康心理底垫。

二:贸然分床危害大

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和父母分开的时候,贸然的强制分床,母子之间的天然依恋突然被打破,导致孩子从小安全感丧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应对能力差,情绪调节水平降低,要么形成怯懦胆小自卑的性格,喜欢依赖别人,要么容易焦虑恐慌,失去对别人的信任感,形成叛逆狂妄自大的性格,这种强行分床的行为,无异于给安全感戳窟窿。

三:分床要先看表现再看年龄

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速度不同,情况也不同,执着于一个统一的分床时间点是不科学的。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就说明可以进行分床训练了。

1)性别意识觉醒并成熟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岁左右会出现性别观念,而性别意识的觉醒起码要在6-10岁左右,这时候妈妈可以利用亲子共眠的间隙,给孩子提前灌输相关知识,让孩子逐步懂得“亲子界限感”,愿意成长,分床。

2)有了独立意识

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放手,对于孩子黏人的表现妈妈要合理看待,孩子黏妈妈属于心理需求,但同时妈妈也要掌握度量尺,逐步激励孩子进步、独立,形成独立自主观念。

3)孩子安全感充足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一般会有显现出“小勇士精神”,敢自己乖巧呆在家中,玩耍时无需父母陪伴也能很尽兴,这些表现都说明孩子安全感足,脱离父母的基础上可以独自进行一系列行为活动,此时的他们欠缺的就是“勇气”,妈妈适当鼓励,巧用妙招,分床或许会很轻松。

宝妈们,你家宝宝有和你分床睡吗?你是几岁和孩子分床的?你觉得几岁分床合适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