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孩子,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家长们希望的模样。而对于家长来说,真正爱孩子,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而不是将他变成家长们希望的模样。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人,应懂得尊重孩子,学会放手,将教育的发挥效果达到最大值。

今天和闺蜜雯雯以及她4岁的儿子昊昊一起吃午餐,昊昊似乎不喜欢吃鱼,对于雯雯夹给他的鱼就是不肯吃,但其他食物他都可以接受。

雯雯似乎跟他较上劲了,只给他的碗里放鱼,别的都不允许他吃,还一边苦口婆心的劝他:“妈妈这是为你好!吃鱼才能变聪明!你怎么从小就特别抗拒吃鱼呢?”昊昊也是坚决不让步:“我就是不想吃鱼啊,我可以吃其他食物!”

雯雯看到他如此坚决的态度,忍不住严厉了起来,说:“你看看你,怎么这么倔强?上次我想让你学弹钢琴,你不愿意。我让步了,又想你能学架子鼓,你还是不愿意!你怎么总是不能成为我理想中的样子?”对于这样的指责,昊昊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刚想劝一下雯雯,她便转头跟我抱怨:“你看看,他就是这么倔强,我们给他安排的事情,从来不愿意服从,唉!让他哭吧,别理他。”我听到后,反问她:“你的这些安排,事先问过昊昊的意见吗?”雯雯居然有些诧异:“我作为他妈妈,还需要问他?难道我还会害他么?”

显然,雯雯与许多父母一样,陷入了一个“这是为你好”的误区。以为孩子好的名义,让孩子成长为父母希望的样子。一旦孩子表现出不愿意的意思,便指责孩子“叛逆”、“不听话”。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一、以爱的名义,将孩子培养成家长想要的样子

1、给孩子报各种家长喜欢的兴趣班

都说现在的孩子,课后至少拥有2、3种课外培训,有些孩子甚至有5种不同的兴趣课程。只要是家长觉得对孩子有利的兴趣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给孩子安排上。许多孩子在放学后,便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的课堂上。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们在给孩子安排兴趣班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孩子是否喜欢,否则只是浪费金钱与时间而已。

2、最常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应该”

不少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都喜欢以“你应该”做为开头,比如“你应该吃这个”、“你应该先做语文作业,再做数学作业”、“你应该懂事听话,不要主动说出自己的要求”等等。无形中,把自己作为家长的位置摆到了命令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绝对管理者上。

“你应该”、“你必须”,这些带有命令式的语句,早已经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尊重。

3、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否则就像我们一样平庸”,相信大家在小时候都听过这句话。家长们似乎将自己的遗憾、未达成的梦想都堆积到孩子身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家长们梦想的延续,也不是家长们的新作品。

家长们的出发点基本都是对孩子的爱,但是,如果家长们给予孩子的教育,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对孩子未来的设定,那么,对于孩子而言,便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

家长们以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的教育方式,最后很可能使孩子不仅没有长成家长希望的样子,还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二、强迫孩子成为家长希望的样子,很可能毁了孩子

1、抹杀了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而家长们一味的以常见的“好孩子”、“好学生”来规范孩子,其实无形中相当于抹杀了孩子的个性,以及他的独有潜力,使孩子变得平庸。

家长们对孩子最好的爱,应该是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以及想法。

2、使孩子变得怯懦、没有主见

孩子从小便需要按照家长规划的生活轨迹成长,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便习惯依赖家长,依赖他人。不敢一个人面对各种事情,变得胆小、怯懦,没有自己的主见。

每个人都有权利给自己做主,也有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义务。家长们如此专制的做法,无形中使得孩子失去了这些权利以及承担责任的义务。

3、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长期受到压制,没有自己的自由,这些问题,往往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一些不健康的问题。甚至为了反抗家长,不惜故意做出一些出格,甚至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举动。许多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如后天患上抑郁症的孩子,有些就是因为长期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长期压抑自己的内心。

对于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长期得不到表达自我的机会,压抑自己内心来完成家长的规划,负面情绪会一直伴随着孩子。

很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是,孩子真的是快乐的吗?

爱孩子,就应该让他自由自在,快乐、健康的长大,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对于家长来说,真正爱孩子,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1、学会聆听

真正爱孩子,应该是放下家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但是,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及他的独立性。

2、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家长们应在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的同时,引导孩子,而不是强行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规划来成长。

强加给孩子的规划,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开心,虽然表面上会按照家长的规划进行,但内心是反抗的。

3、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

让孩子在不触犯法律与道德的前提下,尽情释放天性,给予孩子探索的自由。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勇敢与无畏,鼓励孩子做自己,表达自己。

家长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及爱,就是“如他所愿”而非“如我所愿”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或者期待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教育孩子,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家长们希望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