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日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和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過程中,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羣野生植物綜合研究保護團隊在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山區發現了早已被宣佈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而由於只在野外發現一株,所以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於是考察隊在復建的康塢大寺周圍山區開展了爲期2天的調查,就在隊員們覺得此次調查空手而歸而快要下山時,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一株花團錦簇的杜鵑,在與模式標本和《中國植物誌》覈對之後確認爲枯魯杜鵑。

  (圖文無關)

  據悉,日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和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過程中,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羣野生植物綜合研究保護團隊在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山區發現了早已被宣佈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而由於只在野外發現一株,所以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

  研究團隊成員馬永鵬表示,“由於在目前的地圖上,枯魯山已經不存在,我們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在一本典籍中找到了相關記載。”“kulu”意指木裏縣的“康塢”,而木裏縣唯一保留“康塢”這一地名關鍵詞的就只有明神宗年間建造的康塢大寺。於是考察隊在復建的康塢大寺周圍山區開展了爲期2天的調查,就在隊員們覺得此次調查空手而歸而快要下山時,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一株花團錦簇的杜鵑,在與模式標本和《中國植物誌》覈對之後確認爲枯魯杜鵑。

  專家建議,有必要進一步採取“地毯式”系統調查,徹底摸清該種的資源本底,同時開展“搶救性保護”和系統研究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