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旃坨罗。

若是单从字面意思去解释这五个词汇的话,相信大家很难发现其中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但就是这五个词,共同组成了一种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且涵盖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民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等级制度,也就是“种姓制度”。

相信大家在看到种姓制度这个词的时候,脑海中所浮现的应该就是“印度”没错了。

但事实上,种姓制度却并非印度特有,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都曾普遍存在,只不过印度受影响最为严重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众所周知,种姓制度的形成主要还是因为高加索人种雅利安人的一部分迁徙进入了印度。

继而在经过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以后,迫切需要一种具备“文化属性”的等级制度来固化对印度原住民的统治。

印度最古老的诗歌集《梨俱吠陀》也就因此而出现,而在其第10卷第90曲中,就明确的提出了印度种姓制度的雏形“原人歌”。

而在印度的文化体系当中,这个“原人”所代表的其实就跟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类似,所有的印度神灵、以及时间、空间的概念都是依托它而生。

那么大家再看,《梨俱吠陀》的成书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之后到了公元前四世纪,最早的口头传诵版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也已经出现。

而在这部印度史诗中,“种姓制度”实则已经成长成了一套以“血统论”为基础的成熟的等级制度。也就是已经有了明确的等级划分了。

正如开头所说的,印度种姓制度将印度的社会体系划分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旃坨罗等五个等级。

而在这五个等级中,以雅利安人中的祭祀群体所组成的婆罗门等级最高,代表的便是“原人歌”中那个“原人”的嘴。

可能会有人觉得疑惑,为什么是嘴,而不是眼睛或者耳朵什么的,无他,因为头上这些部位已经有主了,就拿眼睛来说吧,其所代表的便是“太阳”。

间接也就代表着婆罗门其实是和“太阳”一个级别的存在,其地位可想而知。

紧接着便是下一个等级“刹帝利”,由雅利安人中的军事贵族以及行政贵族组成,代表的是原人的双臂,显而易见,已经没有在原人头上安家的资格了。

但是却有着足够大的政治权力,可以以政权的形态对后面的吠舍、首陀罗、以及旃坨罗阶层征税,所需要付出的便是世世代代守护婆罗门的安宁。

至于吠舍,则是由普通的雅利安人组成,代表的是原人的腿,在印度社会阶层中的定位是没有政治权力,但是可以经商,然后利用经商所得去供奉婆罗门以及刹帝利。

后面剩下的两个阶层当中,“首陀罗”则是由被征服的原住民所组成,人数是最多的,代表的是原人的脚,不能从政,也不能经商,只能世代为前面三个阶层服务。

“旃坨罗”就更惨了,在印度的文化体系当中,旃坨罗这个阶层压根就是被排除在原人的躯体之外的,没有任何权力不说,甚至不会被当成一个人来看待,所以也称“贱民”阶层。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在这样的等级制度当中,能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的阶层其实只有前面三个,而后面两个阶层的虽然人数众多,远远超出于前面三者,却几乎没有实际权力可言。

那么按常理来讲,这样的等级制度显然是无法长久存在的。

毕竟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主要靠的就是“智慧”,也就是思想,那么在长期的被压迫以后,这种严重违背人权思想的畸形制度势必就会因为多数人不愿被压迫而产生反抗意识。

说白了也就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就以首陀罗阶层为例,在世代只能从事伺候前三个阶层的生活起居、房屋建造等基础服务行业的背景下,所能得到的却仅仅只是为数不多的生存资源。

从而也就使得印度社会体系中的贫富差距被严重拉大,多数的财富都掌控在了少数人的手中,也就是婆罗门、刹帝利、以及吠舍三个社会阶层。

那么大家说,这样一种违背人权思想、拉大贫富差距、继而激化阶层矛盾的种姓制度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显然没有。

可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却一直这么延续了数千年,直到1947年才在法律层面上宣告废除。

在此期间,印度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宗教改革、亦或者外来文明入侵什么的,就好比佛教的“四姓平等”、以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等等。

那为何这个“种姓制度”却依旧岿然不动呢?仿佛压根就没受到什么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延续数千年的实质

先说说佛教的“四姓平等”吧,所谓四姓平等,其实指的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其实是平等的。

从本质上来说,出现于公元前565年左右的佛教其实是抵制“种姓制度”的,出现的时间点甚至还比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要早一百多年。

后来到了公元前273年,阿育王成了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以后,更是成了一个忠实的佛教徒,也被佛教封为了佛教护法明王。

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种姓制度其实应该是越来越式微才对,可实际却是被强化了。

因为阿育王在执政晚期时对宗教很重视,且并不仅仅只是佛教,而是追求政治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也就是多种宗教可以同时并存。

那么佛教的“四姓平等”势必就会跟“种姓制度”形成一个明显的对冲,而阿育王又想让多种宗教达成一个协调,也就是要去除这些冲突,那么怎么办呢?

“轮回转世说”也就因此而诞生,成了印度佛教、吠陀教、印度教等诸多宗教共同的教义之一。

如果将其套用到印度种姓制度之上,大概意思就是这辈子是低种姓不要紧,因为低种姓上辈子都造孽了,所以得通过一生的经历、为人处世来修行,也就是赎罪,那么下辈子就可以继续转世成高种姓了。

从而使得“四姓平等”与“种姓制度”在发展的步调上达成了一致,毕竟不管咋说,即便高种姓,也有可能因为罪恶而导致下辈子成为低种姓。

可是如此一来,虽然是将“种姓”之间的差异在玄学层面上达到了平等,但也进一步拉大了高种姓与低种姓之间的差异。

所以为了防止有人在这一辈子想方设法的突破“高低种姓”的界限,婆罗门阶层又制定了一部《摩奴法典》,提出了一个名为“阇提制”的制度,即一种可以把各阶层从事的职业以法律形式固化的制度。

使得印度的各个种姓相继开始自我封闭,尤其是在高种姓阶层中最为明显。这个制度的出现,也就直接导致原本还可以通过互相流通来晋升“种姓”属性的途径变得更为单一。

大家想啊,印度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吧?基本都是以男性为主导。

而种姓制度却是世袭制度,那么在家族中的男性只能继承父亲种姓的情况下,该如何才能完成种姓的晋升?

无他,只有女性的婚姻,也就是通过家族中女性的婚姻对象来间接提升家族整体的种姓属性。

可在《摩奴法典》的影响下,印度高种姓女子是不能下嫁给低种姓男子的,所以也就只能通过低种姓女子来嫁给高种姓男子来达成种姓属性的晋升。

但这会那么容易吗?并不容易,女方家庭需要支付高昂的嫁妆不说,还有可能面对男方家族其他成员的抵制甚至是谋杀。

因为如此一来,虽然看似是女方家庭付出了最多,但实则女方家庭却会成为最后的受益者,而男方家庭则会因为接纳低种姓而影响到自身种姓在同阶层社交圈子中的社会地位。

印度那一系列的“索奁焚妻 ”事件,也就是“家庭谋杀”的案例便是因此而来。

很多人或许还会认为可以通过立功什么的来实现,那么请问,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甚至没有经商权力的首陀罗拿什么来立功?

最为关键的是,阿育王所提出的这个多宗教并存的政策也成了以后印度君主的惯例。

那么后续那一系列以这个政策为基础的“轮回转世说”或者《摩奴法典》什么的,也因此而得以长期留存,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印度人。

那么再来看看十七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殖民,虽然看样子是外来文明入侵的一种,也就极有可能产生文化入侵的现象,从而改变印度的文化体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所采用的殖民方式就是以印度种姓制度为基础的,利用印度那尖锐的阶层矛盾实现了让印度人打印度人的殖民计划。

而东印度公司所需要做的,也只是拉拢下印度地方高层,也就是种姓制度中行政权力最大的刹帝利以及具有经商权力的吠舍阶层。

否则当时的印度再落后,也不是东印度公司那点雇佣兵所能短时间轻松战胜并在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等多个区域建立据点的。

结束语

简而言之,印度种姓制度之所以能在违背人权思想、激化阶级矛盾的基础上依旧延续数千年才废止,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印度种姓制度其实早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雅利安人所利用的“统治手段”。

而是伴随着印度的发展和变迁,印度种姓制度也随之而进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体系”。使得印度的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民生、文化等诸多领域都随处可见种姓制度的影子。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种姓制度已经足以称得上是完全融入了印度的整个文化体系,成了印度的一部分。

这也是自1947年以后,印度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层面上已经被废止,可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依旧会受到种姓制度影响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或许只有等种姓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消除以后,印度人在“洒红节”上绽放出的笑颜才是最纯粹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