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自政策实行以来,这个词在宣传上萦绕耳边,在政策上严格落实。无数城市和乡村的街道两旁,无数灰墙白砖之上,“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的大字异常醒目。从个人角度看,人们最关心的当然只有限制生育,但限制生育只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表现之一。这一政策不仅关乎人口数量,还关乎国家经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等方方面面。例如,从就业市场看,如果计划生育没有及时执行,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就会飙升。对于一个发展初期的劳动力市场来说,必然不能满足大部分劳动力就业。而这一现实会直接导致大量失业,大量失业又会导致社会不安。多米诺骨牌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
历史上的中国,自秦汉至清朝康熙年间,人口始终维持在五千万到一亿之间。乾隆初年,人口飙升到两亿,维持了近百年。道光年间,《清实录》载“人口破四亿,为四亿又百万人。”民国时期,陈独秀在《愤时俗也》中写道:“眼见得几千年河山将亡,四万万同胞坐困”,其实此时人口已远远突破四亿。建国初期,人口达到5.4亿,占当时全球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口问题已经初步显现,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绝后,只要能吃饱饭,其它一切都不太计较,因此,5.4亿人为三大改造的完成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尝到人口红利后,再生四个亿的口号被提了出来,于是,建国后短短21年内,中国人口从5.4亿飙升到8.1亿(1970),此时,社会问题越来越大。
这种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国策被提上日程。最初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是马寅初。马寅初是中国近代典型的笔杆子战士,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马寅初针对这一现象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例如,他在《抗战财政问题》中写道:“现在全国上下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既不出钱,也不出力。”马寅初这里提到的“上等人和下等人”,自然是一种讽刺。
同时,他又提出了三大改革方案:继续降低利率,印刷纸币,强制实施一定限度的财富转移。在两年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利率的持续降低使得利息减少,因而贷款和消费得到了刺激。纸币的印刷,恰到好处地对抗了通货膨胀,使恶性通货膨胀被成功缓和。一定限度的财富转移,使当时许多富人手中的财富被大量转移到穷人手里,进一步刺激了社会消费。
马寅初精通经济学的同时,也研究人口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飞速增长的人口引起了他的重视和不安。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几十个省市展开了一场人口普查,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当时的人口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恐怖的23%,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增长下去,半个世纪后,中国人口总数可能接近世界的一半。对于一个新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随后,马寅初在其著作《新人口论》中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成为全面系统提出计划生育的第一人,这本书中的理论造福了之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马老一生不但贡献巨大,而且活了整整100岁,从光绪九年(1882)一直活到改革开放(1982),可谓真正的人生赢家。
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思想后十年左右,计划生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虽然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但计划生育并未终止。执行了37年的计划生育,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积极作用。计划生育实行后,人口增长速度迅速放缓。新生儿数量的骤减,大量节省了与新生儿有关的医疗领域和第三产业支出。例如,当时一些大城市中,为每一位新生儿配备的一整套专用设施,如婴儿床,大量一次性消毒用具,食品和药物,抢救设施等的花费,甚至超出了部分贫困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这些支出在计划生育执行后大幅缩减,被投入到更加紧迫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和能源行业。根据《中国计划生育效益与投入》,计划生育执行二十年间,共计减少出生人口约3.4亿,节省了7.5万亿相关新生儿童的经费支出。
同时,计划生育也对宏观经济影响巨大。例如,计划生育在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初期(1981)开始执行,执行后第二年,GDP增长率就上升了3.9个百分点(从5.2%到9.1%),而上一个五年计划中,GDP年平均增长率还不到0.5%。除为国家节约大量开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外,计划生育还为适龄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供了保障。计划生育执行二十年后,执行之初的新生儿们逐渐走入社会和就业市场。由于当年新生儿数量骤减,使得计划生育一代人的就业率能保持稳定。例如,1988年后的20年内,中国城镇就业率始终稳定在60.6%到73.6%之间,而农村就业率高达81%到87.9%。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如果多出生3.4亿人,这样常年稳定的高就业率是不可想象的。
计划生育在教育方面也是功勋卓著。由于新生人口减少,同样的教育支出,必然服务于更少的人。这样,受教育者就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计划生育执行之前,一般普通中小学课堂人数,是执行之后的两倍左右,这一锐减对教育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质量的提升,必然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计划生育执行后,国家公派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为祖国建设出力甚多。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执行,必定有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受教育了。
当然,计划生育也不是没有任何负面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初,中国已有大量中年人口,计划生育执行二十年后,这些中年人步入老年。但当年出生的新生儿数量,远远不如老龄化人口数量多,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倒三角。作为社会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的青少年和中年人,数量之和也仅比老年人略高一些。这一效应的负面影响是必然的。公民步入老年后,其生产力,生产率,创造力和劳动能力都大幅下降,随着年龄增加,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与全社会供养新生儿一样,此时的社会要供养老年人。于是,一面是几乎为零的社会价值输出,一面是社会巨大的供养和投入,一面又是人均寿命的持续增长,结果是社会中数量不多的年轻人,要供养数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计划生育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就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过去,人们抱有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儒家思想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深深烙在人们心中。这里所说的“无后”,与其说是没有后代,不如说是没有男性后代。这一思想在古代和近代的直接反映,就是一个家里“无论如何也要生下一个男丁”。过去许多落后地区,一家生四个到五个孩子实属正常,有些家庭常年生不出男孩,在家中已有七到八个女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生育。实际上,这也是近代人口暴增的另一大原因。计划生育执行后,这种观念被强行遏制,一开始,人们在思想上颇为反抗,不但不严格遵守政策,还偷生孩子。随着近些年国家发展壮大,国民受教育程度提升,许多人的生育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多数人传宗接代的观念逐渐减轻,一些人只愿意生一个孩子,有些家庭甚至选择丁克。在这种思潮变化下,即便二胎放开,许多家庭也不愿再生了。
因为人总要进步,年龄上去了,心智也上去了,再回首看从前的事物视觉又更全面了,不是那时候的你不优秀,只是那时候的优秀和现在不在同一个层面,让你思考的方式和可做的选择也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