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甘肅省委副主委、甘肅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說,日漸被海外民衆熟悉的中醫藥迎來國際化發展的“機遇”,時下更應該規範種植標準、延伸產業鏈、推動海外立法等多措並行,讓中醫藥爲全球民衆所共享。5月中旬,甘肅官方發佈《2020年全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要點》提出,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465萬畝左右,標準化率達40%,並在中藥材生產、加工、流通、醫教研、監管等方面作詳細規劃,助力中醫藥“揚帆出海”。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甘肅省委副主委、甘肅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推中藥材規範化生產  “內外兼修”冀全球共享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丁思)“中醫藥步入海外市場,還需‘內外兼修’。”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甘肅省委副主委、甘肅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說,日漸被海外民衆熟悉的中醫藥迎來國際化發展的“機遇”,時下更應該規範種植標準、延伸產業鏈、推動海外立法等多措並行,讓中醫藥爲全球民衆所共享。

甘肅省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地之一,現有中藥資源約2540種。目前,甘肅中醫藥已發展成爲該省十大產業之一。2013年以來,作爲中國中醫藥對外合作交流執行省份,先後在烏克蘭、法國、新西蘭、匈牙利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立了岐黃中醫學院或中醫中心,推動了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2018年10月,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展出的中藥材。(資料圖) 楊豔敏 攝

疫情發生以來,治癒率位居全國前列的甘肅備受關注。“中醫藥發揮重要作用,參與治療率達97.8%。”郭玉芬說,甘肅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預防、治療、康復全過程,實際療效“有目共睹”。

甘肅還在總結前期中醫藥參與防治經驗的基礎上,研製“甘肅方劑”中藥顆粒劑。該方劑不僅用於本地居民,空運至湖北武漢供醫護人員和患者服用,還送往白俄羅斯、匈牙利、馬達加斯加、法國、香港等地。

“‘甘肅方劑’在海內外都受到好評。”郭玉芬說,該省正將其研製爲院內製劑,打造成甘肅中藥材品牌,推向海內外市場。

如今,鍼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在海外頗受歡迎,但因各國國情、文化差異、民衆對中醫的理解程度不同,“出海”的中醫藥依舊面臨着海外註冊受阻、被當作保健品銷售等諸多挑戰。

“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是核心要素。”郭玉芬說,推進中藥材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用科技手段來提高其附加值,包括植物藥、藥食同源的產品、藥妝品、保健品等。

在郭玉芬看來,除了“修煉內功”,加快“外訪”的同時,中醫藥還需注重“請進來”,已連續舉辦兩屆的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是海內外客商實地考察甘肅中藥材的重要窗口。

“百聞不如一見。”郭玉芬說,今年藥博會將側重推介“甘肅方劑”及本土道地藥材,“海外朋友如果不能親自來,我們將通過網絡‘雲共享’。”

5月中旬,甘肅官方發佈《2020年全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要點》提出,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465萬畝左右,標準化率達40%,並在中藥材生產、加工、流通、醫教研、監管等方面作詳細規劃,助力中醫藥“揚帆出海”。(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