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1369-1415),字大紳,又字縉紳,江西吉安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解縉因爲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解縉自幼穎悟絕人,他寫的文章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尤其擅長狂草,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爲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等。

解縉草書自書詩卷7首,34.3×47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書法縱橫超逸,奔放灑脫,點劃出規入矩,絕無草率牽強處。章法經營尤見匠心,全篇一氣呵成,神氣自備,顯示出解縉駕御長卷遊刃有餘的不凡功力。

釋文:

去歲端陽奉御筵,金盤角黍下遙天。黃封特賜開家宴,迴首薰風又一年。右廣西感舊。

此餘近日所作數詩,皆率爾而成,今又率爾書之。雖然,未嘗敢棄古自爲也。中間復筆、覆筆、返筆之妙,付有識者自辨之。永樂庚寅五月二十三日夜,京城寓舍書與禎期。縉紳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