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上,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各種文學形式都是關於漢字的學問,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是這樣,對對聯更是如此,對聯不僅講究結構上的絕對工整,平仄協調,而且強調意境的統一和深遠。這幅對聯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不瞭解中國文學藝術的人,可能對他比較陌生。

對聯是我國一種獨有的文化特色,也是把漢字的藝術性發揮到極致的文學形式,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對聯雅稱“楹聯”,“桃符”,“桃符”是古人過年的時候懸掛在門上以驅邪的物件,最早在桃符上刻畫的是人物的形象。直到五代時,後蜀的君王孟昶,將上面的圖畫改寫成文字,從而有了最早的春聯。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第一首春聯,出自孟昶之手,從此以後,過年貼春聯便成爲各地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明代時,春聯在之前的基礎上,又有所改變,朱元璋命人用紅紙代替了桃木板。再後來,對對聯成了文人雅士喜好的活動,並形成了一股社會風尚。

其實上,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各種文學形式都是關於漢字的學問,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是這樣,對對聯更是如此,對聯不僅講究結構上的絕對工整,平仄協調,而且強調意境的統一和深遠。對聯對文人的修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有較高的概括能力和駕馭文字的本領。好對聯通常寥寥數語,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歷史上對子高手人才輩出, 如北宋詩詞大師蘇東坡,風流才子唐伯虎,朱元璋時期的大才子解縉,及乾隆帝身邊的紅人紀曉嵐,經典絕對更是不勝枚舉,其中有意思的對聯種類也不少,例如有“重字聯”、“拆字聯”、“迴文聯”。而今天我們要介紹一則讓人非常長見識的對聯,屬於“同字異音”型,對聯的上句和下句竟然一模一樣,而且含義翻譯過來也讓人叫絕。

這幅對聯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不瞭解中國文學藝術的人,可能對他比較陌生。徐渭,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他才藝卓越,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與同時代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

徐渭出身貧寒,好不容易做到了直浙總督胡宗憲的幕僚後,卻因爲胡的事蹟而受牽連自殺九次而不得,總之徐渭一生艱難,晚年生活拮据以教書和賣畫維持生計,而這幅出名的對聯就是年老時教導學生而作。

對聯的內容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上下兩句一模一樣,把中國漢字的聲與義的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初看 可能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細究便會發現其實作者是充分利用了“好”這個多音字。“好”字發音的音調不同,從而含義也相差甚遠,在這句對聯裏,第一個和第四個“好”字讀三聲,含義可以理解爲“正好,適合”;第二個和第三個“好”字讀四聲,意爲“喜歡”。

因此整個句子的意思是:小時候正適合讀書的時候不喜好讀書,長大年老後喜好讀書時,卻沒有以前的學習能力適合讀書了。教育少年兒童要珍惜眼前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不虛度光陰,整句話充滿了敦敦教誨和良苦用心。

歷史上教育學子用心向學的經典名句不少,但如此言簡意賅,形式特別的卻很難找到第二個。在此,我們不得不再次感嘆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妙精深,中國漢字之美 ,這種魅力絕不是長短不一的英文能比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