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對1964年打死的那隻老虎標本,做了深入研究後發現,秦嶺虎的個體大小與東北虎相似,而毛皮色澤則類似於華南虎,而且從地理、氣候、植被等各種生態環境上考慮,秦嶺既不同於北部的亞寒帶,也不同於南部的亞熱帶,把秦嶺虎統而劃之,看來是不妥的,因此,秦嶺虎應該劃歸華北虎亞種,即我們稱作的“華北虎”。02秦嶺虎有挑食的癖好,爲了天天喫上新鮮的食物,親自趕岩羊上路。

地處秦嶺山脈的佛坪縣,溪流密佈,森林茂密,這裏曾是秦嶺虎重要的棲息地。1944年,一隻秦嶺虎拖走下沙窩村農戶家的一頭肥豬;1949年春天,一隻秦嶺虎遊竄到縣城關帝廟前院場內;1953年,龍草坪鄉的鄉長帶領4名獵手,打死一隻秦嶺虎;1964年,最後一隻秦嶺虎被打死後,佛坪再也沒有發現老虎了。

學術界公認的一件事就是,秦嶺虎屬於華南虎。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虎種,被人們稱爲中國虎。曾經,東到吳淞口西瀕青藏高原、北起陝西南抵香港的中國腹地,這種色彩斑斕的大貓隨處可見。但由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無休止的獵殺,華南虎數量銳減,現在極有可能已經在野外已經滅絕。

但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對1964年打死的那隻老虎標本,做了深入研究後發現,秦嶺虎的個體大小與東北虎相似,而毛皮色澤則類似於華南虎,而且從地理、氣候、植被等各種生態環境上考慮,秦嶺既不同於北部的亞寒帶,也不同於南部的亞熱帶,把秦嶺虎統而劃之,看來是不妥的,因此,秦嶺虎應該劃歸華北虎亞種,即我們稱作的“華北虎”。

01眉心上有個“王”字,身上佈滿黑色條紋,牙齒鋒利能咬碎動物骨頭

作爲華南虎的一種,秦嶺虎身上佈滿黑色條紋,色澤美麗,威風凜凜。眉心的額上有數道黑色橫紋,中間互相貫通,形似“王”字,故有“獸中之王”的尊稱。

在老虎家族裏面,秦嶺虎體型算是較小的,頭大而圓,耳背黑色,中有一白斑,眼大耳短,四肢粗壯有力,尾細而長。體長80-200釐米,尾長80-95釐米,頭至尾身長約239釐米,體重約120-165千克。

它的犬齒特別發達,便於咬斷野骨;臼齒利若鋸齒,能咬斷筋肉,還能破碎骨頭。每趾爪尖銳利如鉤,如貓一樣能屈能伸,行走時銷聲斂跡。

全身毛色棕黃,頦、胸、腹部毛呈白色,全身佈滿許多既短又窄的黑紋,每兩條緊緊靠在一起,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東北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體後部黑色條紋多而密,被毛短密。尾部由尾基起均爲雙紋組成的“V”形覆蓋,至尾尖及尾腹面爲不規則的環紋及塊斑。

四肢外側淺黃,內側略白,與森林的顏色極相適應,混似周圍之草木,一時不易被發現,故稱“保護色”。

02秦嶺虎有挑食的癖好,爲了天天喫上新鮮的食物,親自趕岩羊上路

秦嶺虎以草食性動物爲食,主要食物是大型有蹄類動物。它最喜歡喫的是野豬,其次是岩羊,再次就是鹿類、狍子等。虎的胃口很大,1只成年虎,平均每年至少要喫3噸肉類,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有時也偷食家畜,一般不主動傷人。

動物學家介紹說,秦嶺虎十分挑食,最重要的是它喜歡喫肉鮮味美的新鮮食物,不喜歡喫“臘肉”。這種癖好對於四處奔波的老虎來說,還真的是很難。要想在在長途跋涉中隨時喫上可口的食物,必須提前準備自己的食品,並親自趕着自己的“食物”上路。

這不,偏偏遇上倒黴的岩羊,長於飛崖攀巖卻多疑膽小,一且發現秦嶺虎在跟蹤,它們便會狂奔到懸崖峭壁處。聰明狡猾的秦嶺虎早已埋伏在那裏,在它們剛要飛崖攀巖之時一躍而出,膽小的岩羊嚇僵在原地。

如果有膽大的不聽話,秦嶺虎就會上前一口咬斷它的喉管,別的羊只好老老實實地向秦嶺虎投降。於是,秦嶺虎趕着一羣羊上路了,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喫。

有意思的是,秦嶺虎還挺善待它的食物,當它們餓了或者要喝水的時候,它就會讓它們喫些青草,喝幾口溪水,甚至還讓它們在樹蔭下休息。

03雌雄老虎平常分居,只有發情時才湊一起過日子,善游泳喜歡在水中洗澡

老虎起源於亞洲的東北部,從中國分化爲向南、向西2大主要遷徙方向,向南1支後來又分成2支,1支進入朝鮮半島;1支通過進入緬甸、孟加拉、印度。向西1支通過蒙古、新疆、中亞各國直抵高加索南部和伊朗北部,沒能進入歐洲,也沒能進入非洲。

秦嶺虎多單獨活動,晝伏夜出,日出前的晨昏活動尤爲頻繁,不成羣,無固定的巢穴,大多漫遊在懸崖峭壁、山間密林和灌木叢生。多在夜間活動,爲夜行性動物。

華南虎不喜歡長途涉水,卻是游泳的高手,還喜歡在水中洗浴,從不遠離水源。它的嗅覺非常發達,行動敏捷,不過不善於爬樹。

秦嶺虎雌雄只有在發情期間才湊到一起,交配後又分開。有時。雄虎會在雌虎身邊逼留至幼仔出生後再離去。

結語

由於人類活動以及環境的變化,世界上每年都有生物走向瀕危甚至滅絕。而如今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爬行動物、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三分之一的魚類等都面臨滅絕的危險。所以,全世界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刻不容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