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3日消息,隨着北京時間12日,天津天海足球俱樂部官方發文,宣佈天海正式解散,天海准入中超的懸念正式揭曉。在經歷了長達四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掙扎之後,這支僅有14年曆史的昔日中超豪門球隊,以悲壯的方式落幕。從2006年的呼和浩特濱海俱樂部開始,球隊經歷了從松江到權健,再到天海的變化,也經歷了衝超、黑馬、亞冠、保級、生存的掙扎。天海解散後,球員乃至梯隊球員的歸屬引發不小關注,但天海解散牽出中國足球的頑疾和致命缺陷卻更值得深思。

從今年2月3日足協要求各俱樂部上交工資確認表開始,一直到天海解散前夕,陸陸續續退出職業聯賽或者乾脆解散的職業隊多達15支。其中不乏申鑫、川足、遼足、華南虎等知名球隊,中乙小本經營的球隊就更多了。天津天海是第16支退出中國足壇職業聯賽的球隊,也是今年第一支退出的中超球隊。天海的解散,比遼足、川足、華南虎的破產解散更加轟動。畢竟是中超聯賽球隊,這樣說解散就解散了,實在說不過去。

對此,《新華社》撰文指出,天海之死,是一個當令中國足球警覺的悲劇。《新華社》先是回顧了天海前身權健的光輝歷史,有三年內砸進去22億元人民幣的豪邁,也有當年“敢爲天津贏天下”的霸氣。在這樣的背景下,天海依舊難逃解散命運。《新華社》藉機引用世界名帥穆里尼奧的一句話:“作爲一個有錢的俱樂部,你可以買來頂級球星,但是你買不來底蘊。”​

2015年3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正式公佈,當時權健還沒有入主松江。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第11和12條中有這樣一段話:“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探索實行球隊和球員薪金總額管理,有效防止球員身價虛高、無序競爭等問題……”《新華社》指出,這段話就已經揭曉了天海破產的根本原因。同時,更是點破了中國足球一直存在的危機,那就是中國足壇大部分俱樂部生存能力存在致命缺陷。

​從2月初到現在,中國足球三級聯賽退出的球隊累計多達16支。雖然有的球隊並非解散,而是重新組隊從中冠開打,但不可否認的是,職業聯賽球隊的生存能力確實是一大頑疾。在這其中,薪資體系不健康、球員身價虛高都是重要原因。所以,今年中國足協寧願頂着解散潮的壓力,也要擠破足球泡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這樣的局面誰都不希望,爲了中國足球的未來,足協確實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