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歐洲的“小弟”們開始不聽話了,蘇聯存在的時候,歐洲各國礙於蘇聯的鋼鐵車輪,所以選擇和美國站成一條線,甚至還創立了北約,但是現在卻很少看見北約組織在國際上幫美國發聲,沒了蘇聯的制約,那些國家也不會完全的喪失道德底線去幫助美國不分青紅皁白的做事情。蘇聯解體後,美國瘋狂的挖走蘇聯的人才,席捲了蘇聯幾十年積累下的財富,但是隨着時間流逝,美國人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即使是當初美蘇冷戰的始作俑者杜魯門活着也會後悔。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可以說美國的歷史基本上都是近代上發生的事情,之所以能用這麼短的時間變成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和美國所做的重大決定有關。縱觀美國曆史,兩次世界大戰的加入讓他們積累了寶貴的戰爭經驗和巨大的經濟財富,而且很難再次復刻的一點是這兩次戰爭都沒有傷害到美國本土,奠定了後來美國發達的基礎。馬歇爾計劃的出現讓美國和歐洲各國的關係更加緊密起來,美國在這些問題上做出的決定還是比較正確的,現在的世界格局內,美國還是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一呼歐洲羣雄還是會應應的。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好的,近代歷史上美國就犯過一個最大的錯誤,這個失誤直到現在還對美國造成負面影響。說到這個決定,怎麼能不提美國的老對手蘇聯呢?蘇聯是這個星球截止到現在唯一一個敢和美國正面剛的國家,也可以說蘇聯解體這件事情裏面也有美國的“功勞”。當初杜魯門主義在美國興起來,在整個冷戰時期,美蘇關係都是世界的熱點,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在大國夾縫裏面求生存。蘇聯解體後,美國瘋狂的挖走蘇聯的人才,席捲了蘇聯幾十年積累下的財富,但是隨着時間流逝,美國人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即使是當初美蘇冷戰的始作俑者杜魯門活着也會後悔。


首先美國雖然成功熬到了蘇聯解體,但是俄羅斯仍然存在,蘇聯遺留下來的軍事力量大部分都被俄羅斯繼承,雖然經濟上,目前的俄羅斯是比不上美國的,但是隨着普京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俄羅斯重新開啓大國地位也不是不可能,這樣看來,蘇聯解體就顯得多此一舉了。其次歐洲的“小弟”們開始不聽話了,蘇聯存在的時候,歐洲各國礙於蘇聯的鋼鐵車輪,所以選擇和美國站成一條線,甚至還創立了北約,但是現在卻很少看見北約組織在國際上幫美國發聲,沒了蘇聯的制約,那些國家也不會完全的喪失道德底線去幫助美國不分青紅皁白的做事情。


後來歐洲的一些國家選擇成立歐盟,更是在脫離美國對他們的控制和干預,這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少了巨大的利益共鳴,蘇聯解體對於美國來說自然是虧的,蘇聯在的時候還可以幫忙震懾歐洲和亞太,但是蘇聯解體了,歐亞地區就亂的跟一鍋粥一樣,美國人就去後悔去吧。


即使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平衡也同樣重要。美蘇冷戰持續了44年,直到最後也沒有分出個勝負出來。最後的蘇聯並不是輸家,而是因爲蘇聯內部出現了經濟問題纔會導致解體。美國被動的贏了,得到了自己在歐洲的利益和很多蘇聯的人才。但是時間一長才發現並不是真正的贏了。這個世界的發展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可以說正是因爲這樣的變化,世界的多元化才這麼多姿多彩,平衡是世界和平的必需品。


每一個國家都是希望自己有保護民衆的能力,所以就會不斷的發展經濟和軍事工業,這是不可避免的。美國雖然不會主動阻止這類事情的發展,但是他同樣希望沒有國家的能力可以超過自己,這就需要制衡。制衡各國的發展,如果蘇聯還在的話,美國要考慮的只有和蘇聯力量達到平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必須要和亞太,西歐等多方力量制衡,饒是美國有再大的精力和國力,都會喫不消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