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報道了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團隊的一項臨牀治療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兩名中國男子接受了基於“重編程”幹細胞的實驗性心臟病治療,並在一年後成功康復。

據悉,這是全球目前已知的首個使用iPS技術治療受損心臟的的臨牀應用。而該項技術的提供者爲南京艾爾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其董事長王嘉顯表示他們公司將在今年內公佈這兩名患者的臨牀研究結果,並且他們還獲准將研究範圍擴大到另外20名患者。

雖然,有關該臨牀實驗的具體細節尚未公佈。但是該實驗的主導者,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向《Nature》雜誌詳細介紹了病人的情況。其中一位患者是一名來自江蘇揚州的電工韓大勇(音),他是在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的同時接受了幹細胞治療。據悉,在手術前,該患者經常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但是術後,狀況明顯改善,目前已經可以進行正常的外出散步和爬樓梯,晚上睡覺質量也變好了,且沒有出現其他不良影響。

目前已知的,參加該實驗的兩名患者在接受幹細胞治療的同時,還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因此患者最終病情恢復不能單獨歸因於IPS細胞技術。但是,這無疑給幹細胞治療心臟病帶來了新的希望,iPS 細胞治療心臟病研究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

iPS 細胞技術干預心臟病

一直以來,心臟病都是世界範圍內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着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幹細胞這種具有自我更新複製及多項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在人類的疾病干預、器官再生、美容抗衰等方面被寄予了厚望。而科學家們也一直在試圖使用成體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卻不盡人意。因此,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iPS 細胞。

這些細胞是通過誘導成年細胞恢復到胚胎樣狀態而產生的,從胚胎樣狀態它們可以發育成其他類型的細胞,如心肌細胞。並且有來自齧齒動物和猴子上的試驗結果表明直接將iPS 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引入心臟確實能再生肌肉組織並改善器官的功能。而此次,中國完成的首例iPS 細胞在人體上的實驗,可以說是意義非凡。對此,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的藥理學家 Wolfram-Hubertus Zimmermann 表示:“這是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據悉,我國的該項臨牀實驗並非全球唯一的一個正在進行的心臟病幹細胞臨牀實驗。除此之外,還有日本、法國、美國以及德國的許多家機構正在開展類似的研究。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有關 iPS 細胞治療心臟病方面,我們還會看到很多有趣的嘗試。iPS 細胞治療心臟病的最終結果如何,也會展現在我們大家面前,讓我們一起期待吧!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