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可以 + 旅圖記

從雲南祿豐縣廣通鎮出發,稅可以驅車前往祿豐縣城。先是走322省道往南,在大舊莊這個地方,左拐上了320國道,行進方向變成了由西向東。

過了一平浪鎮,便進入到星宿江峽谷地帶,景色變得更加動人心絃。

滇緬公路,320國道

從一平浪沿320國道往祿豐縣城行進,這條路曾經是鼎鼎有名的滇緬公路,早在1935年,昆明至大理段就通車了。

不過,稅可以突然有些懵圈,發現公路隔着河流變成了兩條,來往的車輛隔河行駛,兩條公路成了單行線。

後來才知道,星宿江峽谷地段的320國道,由於地勢原因,在擴修重建過程中,道路被一分爲二,兩條道各自在兩岸行走,河流一側的道路是過去的滇緬公路,另一側的道路,則由原來滇緬鐵路的路基改造而成,兩條道路單向通行,這也算星宿江峽谷中320國道的一道景觀。

成昆鐵路,守望火車

陽光耀眼,風很大,稅可以只得戴着帽子,就着一塊麪包和一瓶礦泉水,坐等成昆鐵路的火車經過。運氣還好,等了20多分鐘,火車過來了,稅可以有些心花怒放。

說起這段成昆鐵路,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滇緬鐵路。

1935年,與滇緬公路同時修建的,還有一條滇緬鐵路,通過整整40萬人的艱辛付出,到1942年,滇緬鐵路的東段,已經將軌道從昆明鋪到了一平浪,但爲了阻止日軍對滇西的入侵,中國只得忍痛割愛,把這條鐵路又全部拆毀。1958年,沿着當年的滇緬鐵路線,成昆鐵路從昆明修到了一平浪,1970年,成昆鐵路建成通車。

星宿江,大花橋

在服務區停車休息,旁邊就是一座用條石砌成的石拱橋,斜跨在星宿江上,稅可以以前聽說過,這就是當年穿越滇緬公路必經的大花橋。

大花橋是1935年修建滇緬公路時建的,1937年被改爲五孔石拱橋,它是滇緬公路上既最長、又最大的一座石拱橋,直到1985年,在老橋南邊,一座大型四墩三孔石拱橋建成,從此老橋才走入閒置的歲月,不再作爲車輛通行的交通橋使用。

1949年後,滇緬公路國內段被改稱昆畹公路,1990年,這條路又改爲國道320線。隨着時代的變遷,以及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現在,老滇緬公路的影子已經越來越稀少,對於承載當年那段歷史來說,這座大花橋可以說彌足珍貴。

祿豐恐龍

在路上疾馳,突然看到路邊站着高大的恐龍雕塑,稅可以趕緊停車,看看有什麼好玩的。

原來,這是公路邊的景觀休息區,建有廊亭,種有花草,更塑有大大小小一些恐龍,還有巨大的恐龍蛋。

早在1938年,祿豐縣就發現了第一塊恐龍化石,後來,隨着一個個新發掘的出現,祿豐現已成爲目前世界上恐龍化石最集中、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恐龍已經是祿豐縣最大的旅遊品牌之一,在祿豐縣城以南23公里處的昆楚高速公路旁,有著名的世界恐龍文化主題公園,在祿豐縣城內,還有祿豐恐龍博物館。

星宿江320國道邊的這個休息園區,雕塑的這些恐龍模型,色彩鮮豔,形象生動,也是對祿豐恐龍文化的一種宣傳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