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明王朝一個藩王——史稱燕王朱棣率軍攻佔南京府,當朝皇帝朱允炆倉皇逃竄,燕王朱棣趁機篡位,自立爲帝,明王朝在統治階級內部,通過三年內戰,完成皇權更替,燕王朱棣成了明王朝傳遞萬世基業的第三位火炬手。 

這段歷史事件發生嚴密計算距今618年。起因是明代第二位皇帝,年輕的朱允炆從爺爺朱元璋手中接管明朝以後,他的二十多個藩王叔叔個個心生不滿,朝廷政令推廣受到嚴重阻礙,朱允炆徵求文武大臣意見後,決定削藩,改變爺爺絞盡腦汁建立的藩王制度。 

這當然引起了各地藩王激烈反抗,其中最強烈、最有效的就是駐守北京、擔負防禦蒙古邊境騷亂的燕王朱棣。在一幫文人慫恿下,燕王朱棣打着"清君側"的名義,帶領十萬大軍直逼南京,雖然一路遭到政府軍平叛,但以朱棣之勇、之謀,還是打敗了朝廷軍隊,取得了以少勝多決定性勝利,趕走了侄子,自己反轉爲王,坐穩皇位。這段歷史被後世稱爲“靖難之役”。 

其實,朱棣對這個皇位覬覦已久,被立爲太子的哥哥早逝後,他也沒有等到父皇傳位於他的旨意,對直接傳位給他的侄子很是不滿。今天建文帝的撤藩之舉恰好給了他反轉的機會。但是對於認同正統的文化思維來講,朱棣的上位並不光彩,文官也罷、世俗也罷,包括朱棣自己都認爲這次皇權更替存在非法性,有搶奪性質。於是朱棣要圓這場搶奪戰,從世俗心理上滿足合法性認同,便請當朝文官首輔、大學者方孝孺草擬一份禪位詔書,既能完善必要的祖宗曆法,也可利用方孝孺的地位影響一下社會認同感。 

方孝孺何許人也,他是當朝最大的文官,文化造詣非常深厚,是當時讀書人、文化人頂禮膜拜的偶像式人物。方孝儒出身官宦世家,祖上多人在官場爲吏,最近的是他的父親就是明朝的地方官,爲人正派,多次遭人陷害,最終因“空印案”被朝廷殺害,還在讀書階段的方孝孺親手把父親的屍體搬回老家。方孝孺從小勤奮好學,據說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被家鄉士人稱爲“小韓愈”。二十多歲就被舉薦到朝廷,擔任翰林院侍講,後輔佐建文帝管理朝政。 

方孝孺是個讀書人,和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樣,沿着學而優則仕的路徑走上他人生頂峯。燕王起兵的時候,方孝孺就在建文帝身邊出謀劃策,甚至指揮軍隊作戰,最終朱棣得朝,他輔佐的正統皇帝倉皇逃竄,不知所終。面對篡位皇帝羞辱性逼迫,他選擇了拒絕和極度的不配合。朱棣召見時,他不肯上前面對,坐在門外臺階上嚎啕大哭,朱棣親自攙扶,雙方有一段激烈的君臣對話。“先生不必憂心慟哭,我只是仿效周公的方式輔佐朝政”,“那麼周成王在哪裏?”“他逃跑了”,“爲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國家需要成年的君主”,“爲什麼不立成王的兄弟?”“這是我們的家事”。於是朱棣命侍從拿來筆硯,非要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憤然扔掉筆硯,“即就是死了,也不會寫即位詔書”。朱棣進一步威脅“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更是高聲喊道“便十族奈我何?”於是朱棣惱羞成怒,下令將方孝孺車裂於市,其時,方孝孺纔剛滿45歲。 

《明史》記載,方孝孺妻子和四個子女及弟弟一家和門生共847人被處死,釀成明朝第一樁誅九族案,也是中國古代僅有的誅十族酷刑。受正統思想禁錮、爲了自己心中那份堅守、自以爲捍衛公道正義,方孝孺放棄了整個世界。 

這無疑是一樁悲劇,他超然於世俗以的外儒家大禮完全佔據了他的精神領域,使得他不顧一切、捨棄了整個世界。 

誅九族案件在古代並不多見,以至於人們對九族的解釋也五花八門,史書記載其它的株連案件對當事人來說是被動的,是統治者強行判定的,唯方孝孺案件是有解的。也就是說,只要他按照權力階層的意志行事,這次事件是可以避免的,衆多無辜的生命不會受到牽連。然而方孝孺就是方孝孺,他爲了心中那點執念,他不肯屈從於權勢,自己英勇赴死,也害了近千人身家性命。放不過朱棣,也就是放不過他自己。 

方孝孺是讀書人,讀書人就該明事理,求知、解難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釀成這次事件,有它自身的邏輯,也有隻看現在、可以超脫事外的相反邏輯。是隨方就圓、坦然接受、仍然可享盡人生坦途,還是捍衛儒家禮制、以犧牲自身一切而發出陣陣悲鳴,完全在於當事人的境界和追求。 

在方孝孺的思維中,大明王朝是合法統治王朝,朱棣起兵造反就是大逆不道,以己之力對抗就是在維護大義,當時環境下別無選擇。復原回當時情景中,方孝孺的堅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他主持和參與了朝廷與燕王朱棣三年多軍事鬥爭,在策反、離間、指揮作戰等環節中,親力親爲、嘔心瀝血,甚至親擬聲討檄文,無論是政治主張,還是個人情感,方孝孺對朱棣肯定是極力反對、厭惡至極。 

實際上當時文官集團一致反對朱棣,朱棣攻佔南京、佔據朝廷後,大部分官員極力躲避,出面迎合的並不多。但是現實的誘惑是巨大的,許多人根據現實需要合理調整了胸中理想,接受了事變現實,接納認同了新皇帝,使這個世界多了幾份融通,少了幾份殺戮! 

方孝孺無法變通,孤獨地捍衛心中那份執念,以放棄一切的代價和近千人的性命爲正統禮制殉了葬。當然,方孝孺的堅守有一點積極意義,畢竟可以限制一下皇權無序更替,客觀上降低社會成本,有利於社會穩定。 

但和引起誅十族的後果相比,方孝孺應該有更多的選擇。思路稍微放寬一點,就會找到邏輯,那是朱家王朝內部變化,儘管是非法的,有搶奪性質,但涉及範圍僅是皇權內部,不涉及社會層面,按照統治和被統治的屬性來講,並未嚴重影響到其他階層的利益。即就是歸順新皇帝,同樣有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 

後來的三楊經歷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讀書人也罷,政治家也罷,取捨的依據就是與百姓和社會有益,要做矛盾的融化劑,敢於和善於打開影響歷史發展的死結。 

方孝孺應該有這個能力,他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人,從他早年一些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和進步的自然觀、世界觀。他有一篇散文《蚊對》,寫的很賦哲理。文中講了一個小故事,有個士人和小童子在室外露宿,士人被蚊子叮咬,於是嘆氣道老天爲什麼要生出蚊子這個小東西害人。 

童子聽後就批評士人,老天怎麼害你了,天地之間,陰陽轉換本來就是這樣,大的喫小的,沒有馴服的喫馴服的,馴服的食草和其它生物。人更是厲害,高處網鳥,低處網魚,他們無法逃避。蚊子叮了你,就哀怨,責怪老天,讓老天懲罰它,世間生物都怪老天,那麼老天要懲罰誰?方孝孺顯然是借文章裏的童子表達了自己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要正確認識自然,認識自己。有這樣科學思想的人,應該會有能力更合理地處理各類社會難題,然而方孝孺還是把遺憾留給了歷史,留給了後人無限想象的空間。 

當然,造成這次慘痛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燕王朱棣,是皇權的傲慢和貪婪。就朱棣個人而言,太過毒辣和殘暴,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濫施淫威,造成血流成河人間慘劇是這個人本性造成的,換個人也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有一個人看透了朱棣,也看懂了方孝孺,那就是黑衣僧人姚廣孝。此人是朱棣招募的僧人,也是燕王造反的策劃者、擁戴者。 

朱棣起兵南下的時候,姚廣孝就懇求朱棣,你佔領南京以後,方孝孺肯定不會投降,你不要殺了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情之切、言之悲可見一斑。然而個人意願與皇權冷酷比起來是那樣蒼白無力,這裏皇權的絕對至高無上戰勝了一切,包括人情和道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