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kphhh

根據2020年5月24日匯率,1印度盧比≈0.094 人民幣

我們之前介紹過東南亞動畫產業:貧窮的東南亞動畫產業:哪怕靠外包維生,也要打造自己的IP

印度的動畫產業和東南亞情況類似。印度本土的動畫誕生非常早,在1915年,印度電影之父達達沙赫布·帕爾凱就拍過一部名爲《火柴棍的樂趣》的動畫片。不過動畫產業的形成,還是在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之後,纔在美國的幫助下,製作出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作品。

印度獨立後的第一部動畫電影《The Banyan Deer》

1956年,在美國和印度進行技術合作的背景下,生於印度的迪士尼動畫師克萊爾?威克斯應邀前往印度,與印度映畫局(FDI)建立起了印度的第一間動畫工作室。克萊爾?威克斯在迪士尼期間參與了多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的製作,包括《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灰姑娘》《睡美人》和《小鹿斑比》。

來到印度以後,他花了18個月的時間培訓當地的動畫師,並製作出了印度獨立後的第一部動畫電影《The Banyan Deer》,也是一部以小鹿爲主角的動畫,故事取材自佛教“鹿王本生”的傳說。


《The Banyan Deer》的故事板

克萊爾?威克斯指導作畫

可以說,印度動畫產業的基礎,就是美國人建立的,而印度動畫的起源也決定了印度動畫產業的現狀。

現在印度比較大的幾家傳媒集團,基本全部由外資把控。迪士尼、索尼、華納、 Viacom等全球性的傳媒巨頭開設的電視臺,已經能覆蓋娛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迪士尼爲例,最早迪士尼進入印度市場是依靠一家合資公司,但在2001年,迪士尼向印度官方提交申請,成立了一家完全獨資的公司。以這家公司爲基礎,迪士尼成立了4家兒童電視頻道,後來又通過收購福克斯,獲得了印度星空傳媒的所有權,現在Disney+進入印度市場也是依靠星空傳媒在印度強勁的覆蓋力,直接將星空傳媒旗下的流媒體Hotstar升級成Disney+Hotstar。

外包比重在逐年降低,但仍有一半產值來自外包

外商在印度的廣泛投資也爲雙方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印度的動畫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接受外包訂單,如《加菲貓》《納尼亞傳奇》和《怪物史萊克》等,都有印度公司參與其中。

2010年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叢林有情狼》對於印度動畫界是一個里程碑,這是第一部完全由印度公司製作的好萊塢動畫電影。以2000萬美元的製片成本賺取了5050萬美元的票房。


叢林有情狼

根據畢馬威公佈的《2019年印度媒體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印度動畫產業2019年產值193億盧比(18.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其中107億盧比(10億人民幣)來自動畫服務,還有86億盧比(8.1億人民幣)來自IP開發。

所謂動畫服務,就是給海外的大型動畫公司做外包。IP開發則是製作本土的原創動畫。

從畢馬威連續幾年的統計情況來看,外包在整個印度動畫產業中的比重在逐年緩慢降低,但目前仍有超過一半的產值來自外包。

《報告》也對未來5年的發展情況做出了預測,預計到2024年,印度動畫產業總產值將達到367億盧比(34.6億人民幣),其中193億盧比(18.2億人民幣)來自動畫服務,175億盧比(16.5億人民幣)來自IP開發,動畫外包收入依舊佔據半壁江山。


印度外包的一大優勢當然是龐大廉價勞動力促成的成本優勢了。《報告》提到在印度做動畫的成本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比菲律賓這樣的地方還要便宜25%。雖然《報告》沒有公佈印度動畫行業的薪資水平,但我們也在社交平臺Quora上查到了一些印度動畫/特效師的經驗分享。

整體來看印度一個熟練動畫/特效師的月薪大概在3萬盧比(2829人民幣)到5萬盧比(4715人民幣)之間,但是5萬盧比基本就是行業天花板了。大部分有條件的印度動畫/特效師往往會選擇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去澳大利亞、加拿大或美國工作,如果成功,往往能實現4到5倍的收入增長。

《報告》提到印度代工的動畫主要是11分鐘到22分鐘的動畫劇,佔整體動畫代工的58%,剩下比重比較大的依次是電影(25%)和廣告(16%)。不過,像動畫電影代工這種比較高端的項目,印度目前仍然只有少量公司能承接,《報告》裏提到,印度的大部分動畫電影代工都是由 Assemblage Entertainment一家公司完成的。


外包的客戶除了迪士尼、BBC、索尼、夢工廠這樣傳統的傳媒娛樂公司和流媒體公司,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非傳媒企業尋求動畫代工,例如教育類公司。這類非傳媒行業的需求約佔1%,雖然比例不高,但在印度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在線教育公司Byju's,這家公司近幾年在印度發展迅猛,估值達80億美元,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動畫式的課程內容吸引低齡段的學生。


Byju's

原創IP投入翻倍,產值連續3年兩位數增長

2019年,印度動畫產值有86億盧比(8.1億人民幣)來自IP開發。

印度動畫的IP開發產值近幾年增長迅速,而且增速在逐漸加快,2016、2017、2018、2019四年的增速分別是9.6%、10.5%、14.3%、19.4%。

這裏面最直接的原因是印度的電視臺開始從授權內容轉向自制內容,擴充自己的IP儲備。《報告》中說,現在印度原創動畫的製作成本已經較之前翻了一倍。

2018年,索尼新設立了一個頻道,節目內容全部是本土動畫。2019年,印度的尼克兒童臺也計劃將本土原創節目的時長提高到500小時。Viacom18將旗下三個頻道的原創動畫時長從2019年的105小時提高到了2020年的205小時。

在2016年,印度電視上的兒童內容只有33%是本土原創,到了2018年,這個比例上升到了39%。

近幾年印度少兒頻道的觀看時長也有明顯增加。


具體到幾個大型少兒電視臺,本土動畫的收視情況要明顯優於海外動畫。《報告》上說,尼克兒童臺本土節目的觀衆佔全部觀衆的58%,Discovery Kids的本土節目觀衆比例是54%,Sony YAY!是52%。

目前,印度原創動畫的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電視,更大一部分收入其實來自網絡媒體,也就是網絡和流媒體(佔53.5%)。


近幾年,Netflix、YouTube和亞馬遜等互聯網新貴,爲了拿下擁有13.5億人口的印度,也和他們的傳媒前輩一樣,開始與當地的動畫公司合作。亞馬遜在2017年就引進了印度動畫《Kalari Kids》去年年底,Netflix的CEO裏德·哈斯廷斯宣佈他們引進的第一部印度動畫《Mighty Little Bheem》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收穫了2700萬家庭的觀看。


《Mighty Little Bheem》

YouTube是印度本土動畫公司的另一大戰場,因爲較低的准入門檻和龐大的觀衆需求,YouTube催生許多小型動畫工作室,他們有的僅僅依靠簡單的兒歌動畫就能吸引千萬粉絲。Infobells算是其中的代表了,旗下有7個YouTube頻道,累計粉絲量分別超過7000萬。

在動畫片方面,印度本土的動畫公司Cosmos Maya旗下的Wow Kidz頻道矩陣,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旗下11個賬號,累計粉絲超3300萬。

不過,根據印度官方機構IBEF公佈的數據,印度電視行業的產值是數字媒體的4倍。這裏也側面反映出,印度流行的數字媒體平臺大部分來自海外,本土的數字媒體平臺比較少。


2019年印度電視產值102億美元,數字媒體產值共24.8億美元

IP衍生品佔整個原創動畫收入的16.5%,比例不大。這個數字也側面說明印度的動畫產業還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消費者對原創IP的消費還不高,動畫企業的收入還在依靠內容本身。

至於印度動畫電影,其產值可以忽略不計。從維基百科對印度動畫電影的彙總來看,近幾年印度本土的動畫電影一年上映數量不超過5部,票房成績也一般。

2019年印度票房最高的本土動畫電影是《Chhota Bheem Kung Fu Dhamaka》,總票房3650萬盧比(344萬人民幣),同年《冰雪奇緣2》打破了印度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也只有5.16億盧比(4867萬人民幣),而2019年印度最高票房電影是寶萊塢的《War》,票房47.5億盧比(4.48億人民幣)。

整體來看,印度動畫電影市場比較像10年前的中國,因爲動畫電影受衆比較少,所以整體市場規模比較小。現在印度的動畫從業者都在等待從小看動畫的一代人成長爲新生代的電影觀衆。

隨着資金不斷湧入印度動畫行業,印度在2019年也誕生了兩部引人注目的動畫,《Fukrey Boyzzz》和《Golmaal Jr.》。在缺乏原創IP的情況下,他們選擇直接借用寶萊塢廣爲人知的經典電影作爲突破口。

《Fukrey Boyzzz》根據寶萊塢系列電影《Fukrey》改編,在2019年10月播出之後,Discovery Kids(探索頻道的兒童臺)下午時段的收視率暴增60%,晚間收視率暴增84%。

另一部在印度廣受好評的動畫《Golmaal Jr.》改編自寶萊塢系列電影《Golmaal》,這部動畫播出後,Sonic頻道(Viacom18 旗下)躍升至印度5大兒童頻道的第三位。


《Fukrey》和《Golmaal》都是帶着點無厘頭風格的喜劇電影,所以這兩部動畫也是走搞笑路線,風格有點像我們的《喜羊羊與灰太狼》。

受限於文化原因,現在的印度動畫存在明顯的性別偏向,絕大多數動畫的主角都是男性,所以印度的動畫觀衆有61%都是男孩。

印度也有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印度動畫的觀衆有61%來自城市,鄉村觀衆只有39%。


而且城市觀衆在動畫語言上也有偏向。在印度,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通用語言。目前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地語。但城市兒童和他們的家長更偏向於看英語動畫。


當然,從絕對數量來看,絕大多數觀衆還是更習慣於看印地語動畫,英語動畫的觀衆大概只佔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