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心理抗疫专家行动”专栏,由本报联合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开设。这支由湖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建的专家队伍,由我省80余所高校近300名志愿者老师组成。本期主讲人是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成员、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陈世宁副教授。

大可不必为网课鸡飞狗跳

陈世宁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大多数家长已经走出家门复工了,但孩子的网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最近咨询热线中,不少家长朋友倾诉,孩子上网课效率低下给自己带来焦虑与苦恼,“控诉”孩子“借网课之名,行网游之实”,以及监督孩子上网课带来亲子关系冲突与崩溃……朋友圈也流传一个段子:“没有网课母慈子孝,网课一开鸡飞狗跳”。呜呼,网课猛于虎吗?

如何协助孩子上好网课呢?应该从“心”看待,顺“心”而为:

面对网课,首先调适心态

调适心态,主要是指调适好父母的心态与状态。

有些家长“戴着显微镜侦查,戴着放大镜监控”,于是网课是糟心的、“妖魔化”的,家长是焦虑的、恼火的。焦虑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上网课的状态。这样又会刺激家长的言行“变形”——唠叨、抱怨、指责,甚至吼叫,却也无济于事。

面对网课,我们首先需要更多的接纳。与学校教室里的学习相比,网课天然的在学习氛围、互动性等方面存在劣势。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在网课学习中分心,耍点小动作,也是可以理解的,偶尔分心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家长需要放弃完美的苛刻期待,调整对网课的合理认知,缓解自己的内在焦虑情绪。试着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地与孩子一起商量应对方法。

宅家网课,给予适度他律

青少年正处于容易被网游“俘虏”的阶段。如何防止网课不经意间滑向网游,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心理防疫”,也就是给予适度、必要的他律。

一方面在心理上营造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秩序。把家里收拾干净整洁,把好玩的玩具束之高阁。就像学校打铃一样,在家里设置闹钟,给网课一个“仪式感”。闹钟一响,家里关闭电视,停止吵闹,尽可能减少各种活动噪音对孩子的干扰,孩子也立刻启动学习模式。

另一方面给予适度的监督,防止孩子开小差。和孩子“约法三章”,约定网课时不玩小动作,并适时给予温馨提示。使用配置相对较低,能够满足上网课,却难以满足网游要求的电脑或手机(高配置的手机,孩子可以使用分屏功能,一边网课,一边网游,还不会卡顿),通过增加网游的现实难度,从心理上减少网游的可能。

上好网课,不可缺少自律

上好网课,需要提高对网游的心理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就是孩子的自律!简单灌输“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常常不凑效。

给予孩子尊重,与孩子约定专心上好网课。尽可能给孩子安排独立的学习房间,上网课的时候,关上门。如果不放心,可隔段时间抽查一次,但不可过于频繁。有了信任支撑,孩子能更有信心走好抵御网游、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另外,家长应给予更多激励与支持,主动发现孩子在网课的主动行为,及时予以标记和鼓励。定期与孩子沟通网课过程中的困难和想法,必要时帮忙化解。鼓励孩子自我察觉网课中的“思想开小差”,并自我克服。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自然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

网课,可能是将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希望家长能帮助孩子,养成高质量上好网课的习惯。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机会。

(栏目统筹 许明超)

温馨提示由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负责的心理援助热线4007-027-520每天9:00-21:00可以拨打。您也可在微信“武汉微邻里”公众号“心理辅导”上留言,或在楚天都市报“看楚天”平台上申请免费心理服务()预约。

【来源: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