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幸的是,如果孩子行为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那么父母往往会觉得孩子是和自己对着干,挑战自己的威信。作为孩子的行为模范,家长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管理情绪、处理生活问题。

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鸡飞狗跳"的情况——孩子动不动就大哭一场、被训斥之后抓狂直接关门不理人、甚至和父母吵起来……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越长大,管教孩子就越鸡飞狗跳。"自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从前母慈子孝的画风就突变。

孩子从上小学开始,辅导作业环节就经常出岔子。尤其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不适应,家长也不适应。尽管他的作业很少,但是他还是不情愿做作业,对他说:"走,做作业去!"他就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时不时说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怎么催促,孩子就像赖皮蛇一样不肯动,如果不大声批评,孩子会把话当成耳边风。

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抓耳挠腮,家长焦头烂额,想要沟通却沟通不起来。面对突发状况,常常只能楞在角落,看着孩子大哭大闹。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有超出限度的情况,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从转换"视角"改变自身开始,

将孩子的行为问题转变为"知识输出"

在面对孩子调皮捣蛋,家长常常有一个错误的心理预期:他是故意的。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明知故犯,故意作对,那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生气。家长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觉得委屈。家长要打破此种心理预期,把关注重点放在孩子的行为性质和发展上,而非孩子的情绪。从情绪入手,家长就很容易被情绪所困,以致于无法阻拦鸡飞狗跳的发生。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很可能是因为自主意识正在发展。在7-9岁期间,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达到了新发展高度,迎来了早期的叛逆期。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执拗、不妥协的举动,以此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两岁的孩子伸手打人,妈妈在一旁阻止:"不要打人",他还是会往人的身上抓;教育孩子不要大吵大闹,他反而大吼一声发出更大的噪音。孩子并不是没听到,也不是不愿意听从父母,但他希望能够看看不服从的后果,这些都是自主意识发展带来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行为贴上负面标签,那么孩子处处出现问题。相反,如果我们能在行为问题中找出原因、发现优势,就可以利用行为问题来进行"知识输出",充分利用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小事。

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家长应该要鼓励孩子表达自我,而非压抑表现。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孩子的表现越突出,自我意识表现得越强烈,主见和判断力也同时在发展。比如孩子喜欢撕纸巾,并非单纯地在玩,他可以认识物质的材料加深的认识。对此,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软硬等不同的材料,告诉孩子纸可以吸水、漂浮在空中,从而引出更多物理的知识。

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都会影响孩子一生。作为孩子的行为模范,家长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管理情绪、处理生活问题。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家长首先要镇定下来,教会孩子冷静,那么孩子就不会遇到小事就大吵大闹脾气暴躁。

面对孩子的"逆反",家长更要抓住时机教育孩子,拿出坚持而温和的态度,既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又能教育他有用实际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改变权威意识,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不少父母对自己的权威地位习以为常,习惯用权威意识来管教孩子,亲子相处模式也变成了"命令+服从"的模式。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会乖乖地听话,顺从地听父母的命令。但是,当孩子长大后,会产生强大的自主性和自尊心。孩子想要获得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对自己的事感受到主动权。

不幸的是,如果孩子行为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那么父母往往会觉得孩子是和自己对着干,挑战自己的威信。所以,家长为之大动肝火,将孩子打骂一顿。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控制,只会使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下降,失去对身边事的主动权,反而会更加没有安全感。

爱的反面是控制,过分的权威意识破坏了孩子的性质,并且教育部分的意义也大为缩减。其实,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把孩子放在与家长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更有益。

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达不到期待时会更加自卑、难过,如果父母的怒气再为此雪上加霜,那么孩子可能会心生怨恨,各种行为问题随之而来。

用权威意识来看待孩子,家长容易被权威意识所挟持,在对孩子的管教中处处渗透着不平等的思维。孩子表面对父母服从,内心十分抗拒。更可怕的是,有时候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做出了伤害孩子的事。

电影《柔情史》中,母亲永远对女儿控制、管束,连看着女儿刷碗也要在一旁监督,是不是插上一句:"先刷锅,在刷碗"每次女儿反抗,母亲都会脸色大变或语重心长地说:"这都是教你做事,为你好啊!"可是,就是这一件件积压的小事,让女儿逐渐感受到了悲伤和痛苦,母女之间挑起了争端。

其实,家长要做的是转变权威意识,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不需要用控制达到教育目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地沟通,不仅是互尊互爱的体现,更能培养孩子的信心,教育孩子明辨是非。

教育孩子"平等合作",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等都是社会上基本的理念,孩子必须要习得这些理念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想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提高独立能力,就要先从家庭教育做起。作为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教会孩子平等合作。

1. 自信的能力

疏导是比围堵更有效的手段,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能掌控生活的自主权,那么孩子就会丧失信心,能力也无法发展。所以,家长不应该压制孩子的主见,要做一个聆听者,了解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什么时候睡觉、今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等等小事,家长都可以支持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的选择。只需要做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提醒孩子界限在哪里就已经足够了。

2. 自我反省的能力

孩子处处给别人添麻烦,说到底还是自省和自律的能力出了问题。我们要转变自身思维,孩子也要学会正确地思考。孩子肯定会犯错,但是错在何处、为何错、如何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要注意不要溺爱,小时候让孩子无法无天,没有约束,长大后却要孩子时时懂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家长无条件地给孩子太多,剥夺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形成,孩子就会丧失自我反省的能力。

3. 整体把握的能力

孩子需要一个整体观来帮助自己思考和行动,整体把握的能力在于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还是正直的态度。培养孩子的整体把握能力,需要家长遵从"统一原则"。无论是家庭中的大事还是小事,家长都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能够在做事思考上"双标"。

比如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吵到邻居,那么家长也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是否发出噪音,用实际行动改变孩子的坏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