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殘酷的問題,殘酷到,我自己也沒有答案。如果我立刻回答可以接受,似乎太不走心,也顯得很矯情。

我那麼辛苦的學習育兒知識還要不露痕跡的投放到孩子身上;

我全世界的給他挑喫挑穿挑玩具,到處選擇各種優秀繪本;

我操心他以後的興趣班選擇、幼兒園擇校、甚至以後的學區房問題;

付出了那麼多,僅僅收穫了一枚放在人羣中都找不到的孩子,那麼的平庸,那麼的不起眼,那我的這些付出,還有意義嗎?我又是爲了什麼呢?

當我有這些疑問的時候,我也開始反思:

我不是一直提倡自己的辛苦與孩子無關嗎?

我不是一直自詡自己是新時代媽媽嗎?

我不是一直認爲孩子是獨立的,無需被我們的各項標準和要求捆綁嗎?

爲什麼回到最現實的問題,我第一時間不那麼淡定了呢?有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

平庸的孩子畢竟是大多數,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其中一員,我們真的能接受嗎?又該怎樣接受呢?那我們現在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還有意義嗎?

直到有一天我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讀到了這段對話,我豁然開朗了。

安德烈:“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龍應臺:“你哪裏‘平庸’了?‘平庸’是什麼意思?”

安德烈:“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會失望嗎”

……

這個話題沒有繼續下去,因爲龍應臺女士忘記了當初是怎麼說的,她在思考過後,以書信的形式,給了安德烈正式的答覆:如果你“平庸”,否“失望”。

以下爲龍應臺女士給安德烈回信的部分內容: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

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

第一,它給你意義;

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

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爲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

每天爲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爲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爲他找不到意義。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爲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爲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龍應臺女士的寫文風格一向冷靜犀利,鍼砭時弊,但是遇到擔心自己“平庸”的兒子,她卻可以柔情似水,字裏行間透漏着對孩子無限的深情,順便把“平庸”這個話題說的明明白白。

的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活,是爲了享受生活而活,是爲了幸福快樂而活,而不是爲了追求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而活,不是爲了擺脫現在的生活去追求另一個看似更的生活而活。

我不是多麼有遠見的媽媽,可以預知孩子未來的路。我只是真心認爲,自己活了小半輩子,也做了很多錯誤的選擇,真的沒有比較高明。所以當下的我,不會輕易跟孩子發號施令,告訴他應該做些什麼,更不會輕易撲滅孩子的想法,任何在孩子心目中有分量的願望,不管在我們看來多麼滑稽可笑,也都應該聽一聽。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未來很優秀,我會像一般父母一樣非常高興,但多數情況下,他都可能會很普通,學業不突出,也沒有特別優異的表現,始終找不到自己的特長。

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他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與其操心孩子在他賽場上的表現,還不如把這份要求加給自己,認真經營自己的人生賽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