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標誌着戰國七雄的正式形成。趙國自公元前403年建立,於公元前222年被秦所滅,國都曾兩遷,有三座城市曾爲趙國國都,現分別位於三個省,分別是晉陽、中牟、邯鄲。
趙國的第一個都城爲晉陽,位於現太原西南,地處太原盆地北端,農業條件優越。公元前425年,趙襄子死後傳位於其兄之子趙浣,爲趙獻子,趙襄子之子趙恆子趙嘉驅逐趙獻子,遷都中牟。趙恆子於公元前424年死後,國人重新迎回趙獻子,仍以中牟爲國都。
中牟,現位於河南省鶴壁市西部山城區一代,作爲趙國國都僅有不到四十年時間,時間較短,影響也很小,很多人都不知道河南鶴壁曾經是趙國的國都,但中牟作爲趙國國都期間,趙國正式獲得周王室的認可,成爲諸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趙烈侯趙籍爲諸侯,趙國正式建立。
趙國從中牟遷都邯鄲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內亂,公元前387年,趙敬侯即位,前386年,趙武公之子公子朝作亂,趙敬侯於是於遷都邯鄲,當然,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中牟相對當時趙國疆域來說太偏僻了,離齊國、魏國邊境也太近。
邯鄲,一座三千多年未改名的城市,也是趙國三座國都中名氣最大的一個。說起趙國國都,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邯鄲,自公元前386年成爲趙國國都,至前222被秦所滅,邯鄲作爲趙國國都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
在邯鄲作爲趙國國都期間,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後成長爲能與強秦抗衡的強國,邯鄲也成爲當時我國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趙國除以上三座國都外,還曾設別都信都,位於今邢臺市,設於趙成侯時期(前355年)。信都是趙國重要城市,趙魏之戰中,邯鄲淪陷,趙國以信都爲基地堅守三年,收回邯鄲。秦末,趙國復國後就以信都爲國都。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