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機老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武功如果練到了巔峯,那麼這個人的心裏就會產一種恐懼感,因爲怕別人會超過他,又擔心自己會退步,這時候往往會有想逃避的心理,什麼事情也不敢放肆去做。書中說周伯通因百花谷的特供伙食而返老還童,想那一燈和瑛姑也會因此延年,三人在這溫暖山谷任歲月流淌,世外紅塵兵荒馬亂。

武俠小說中的三位淡泊名利的絕世高手

1、周伯通

但周伯通先天處在一個極高的人生境界:我們說返璞歸真,周伯通一生真璞。道家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周伯通就是嬰兒。佛家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周伯通今生就是一大坨琉璃。

金庸把最有愛的晚年,給了百花谷老人院。南帝、瑛姑和周伯通的三角戀,是南帝一生的憾疚,是瑛姑一生的執念,也是周伯通一生的逃避。慈恩死前,周伯通一句話便原諒了他,化解了多年的心結,慈恩釋然而逝。而三角戀,後來移居百花谷,和風暖陽,鳥語花香,靈狐玉蜂,三間茅屋怡然而居。書中說周伯通因百花谷的特供伙食而返老還童,想那一燈和瑛姑也會因此延年,三人在這溫暖山谷任歲月流淌,世外紅塵兵荒馬亂。


那麼要不要過周伯通那樣快樂、陽光、沒心沒肺的人生呢?我想,其實那嬰兒琉璃身,和我們與生俱來,只是一路走着走着,就給弄髒了。我聽人說,不把自己先弄髒的人生,算不得完整的人生。

所以郭靖邊陪大汗打江山,邊看百姓被戰爭碾碎。

所以楊過邊策劃殺了郭靖,邊思考這郭大俠怎麼那麼牛逼。

人生就是返璞歸真中的反歸,

是復歸於嬰兒中的復歸,

是今生站在泥沼中,幻想來生乾乾淨淨做琉璃的一臉癡萌。


2、天機老人

天機老人,古龍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第一高手,據孫小紅說,他姓孫,叫孫白髮。 滿頭白髮蒼蒼,手裏拿着旱菸(長度有兩尺),穿着藍布長衫的老者,他就是鬼神難測的天機老人。 根據平湖百曉生所排的《兵器譜》,他排名首位,非常神祕,他不但是智者,是位風塵異人,絕頂高手。 世上無論什麼事,他似乎都很少有不知道的,身若浮雲,心如止水,隨心所欲,無牽無掛。 按年齡及小說時間線來算,他應該還是沈浪、王憐花等人的前輩。


天機老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武功如果練到了巔峯,那麼這個人的心裏就會產一種恐懼感,因爲怕別人會超過他,又擔心自己會退步,這時候往往會有想逃避的心理,什麼事情也不敢放肆去做。天機老人,可真是一位老人啊,他說出了武學的最高境界。如果這個人越不做事的話,慢慢的就真的什麼也不能做了,最後只能選擇歸隱或者是自暴自棄,更嚴重的就是一死了之。

天機老人對人性的解析很透徹,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除非常這個人真的是聖人,能夠做到超然物外,對世上所有的人和事都漠不關心。對於天機老人.上官金虹兩人的對戰,並不僅僅是一場武功的較量。天機老人武功是天下第一,但是他擔心自己會被上官金虹趕上,有爭強好勝之心,心裏還記掛着紅塵之事,又怎麼能做到忘我的境界呢。


3、掃地神僧

掃地神僧,是金庸武俠當中一個bug級別的存在,他曾經一招之內擋住蕭峯的降龍十八掌,更是僅憑一己之力,救蕭遠山和慕容博於危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金庸卻十分惜其筆墨,所書甚少,更是對其的成就之路一筆帶過。既然如此,我們作爲讀者就很難修煉到神僧這般的武功了,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在其他方面入手,看看掃地神僧在心地上的修行。


佛教有六度,也稱六波羅蜜多,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善法,是大乘佛教非常不共的行法,因此也是成佛之道。

其中,佈施作爲六度之首,可以說是衆生最容易實行的法門,可是佈施不僅僅是將自己的財務付出,也包含了其他的精神方面的善法。

而掃地神僧最爲突出的,便是其在“佈施”方面的功德。他不僅以言行之高德來感化他人,更加以佛法來教導其他僧衆。


在佛教的修行中,佈施是一門學問,這實在是應該劃重點、做記號,因爲如掃地神僧的這般法佈施是很難做到的,只有先通過財佈施的積累,才能慢慢放下我執,學會佈施。

因此,佈施的自性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意業的善舍思,二是能捨施物的身語的行爲。而由於身語本身發自於心,所以佈施的行爲還是要以心的思維爲主的。

不過,佛教佈施的目的不是爲了獲得如神僧般的高強武功,而是爲了證得佛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