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南扩计划秉承长江大学办学思想以"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城市双修的实践,作为本次设计的两大理念。设计以城市的视角来解读校园与城市在空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将新老校园置于中观的城市生长脉络中,以生态绿廊进行城市自然环境的修补,以中心水景为载体,实践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生态内核。

  日前,长江大学长江科技创新港(东校区南扩)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出炉。据悉,长江大学校园南扩项目东临长江大学南苑小区,西靠凤台路,南接荆江大道,北抵老校区,建设用地5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整个新校园规划按照"一轴三片区、一心四书院"的整体构架规划,其中"一轴"指贯穿新老校区的学术发展轴;"三片区"指教学核心区之外的东西两侧的生活运动区,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和校园南侧的体艺共建区。

  同时,《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等荆州地方媒体聚焦南扩方案,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5日17日晚,《荆州新闻联播》《江汉风》《荆州新闻网》也进行了报道。

   建筑设计

  综合体育馆

  长江演艺中心

  学习中心

  学生食堂

  大学生活动中心

   规划理念

  广学开书院 崇儒引席珍

  礼乐沿今古 文章革旧新

  校园南扩计划秉承长江大学办学思想以"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城市双修的实践,作为本次设计的两大理念。中国传统书院隐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重要载体。

  设计将书院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校园之中,以细腻的手笔营造书院式的校园空间和诗意的校园氛围。以传统"书院文化"理念构筑"长江书院"品牌。

  "城市双修"是对城市进行生态系统修复,修补城市功能体系,保护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并彰显时代精神。设计以城市的视角来解读校园与城市在空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将新老校园置于中观的城市生长脉络中,以生态绿廊进行城市自然环境的修补,以中心水景为载体,实践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生态内核。

  同时将校园置于宏观的历史长河中,北望纪山,南眺长江从春秋战国一路走到新时代,以谦卑的姿态聆听古人的训导。

   规划结构

  "一轴三片区、一心四书院"

  校园以"一轴三片区、一心四书院"为整体构架。

  "一轴"为贯穿新老校区的学术发展轴,这一主轴不仅是连通新老校园的空间轴线,使新老校园呈现出和谐统一的完整形象,也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轴线,展现只争朝夕和长大长新的精神风貌。

  "三片区"指校园南侧的体艺共建区,及东西两侧的生活运动区,各区联系便捷、动静有序,构成浑然一体的校园空间。

  "一心"指学习中心,包括图书馆、会议中心、学术交流等功能;是学校文化传播与学术交流的核心场所。

  "四书院"指四大教学组团分别为格物书院、致知书院、新民书院、兰台书院,分别对应着综合教学楼、工科实验楼等教学实验楼群并统称为长江书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

   交通系统

  车行系统

  新校园车行主路以9米宽的回形主路为骨架,联系校园各个功能组团,是校园主要交通和景观道路。

  出入口设置

  新老校园共设9个出入口,其中南二门、西一门、西二门、北大门、东二门、曲一门、曲二门为人车出入口,与城市实现紧密联系;南大门、东一门为人行出入口。

  停车场设置

  车库主要设置于长江演艺中心、综合体育馆、人才公寓等公共建筑的半地下,使用便捷,并可节流机动车不进入校园主要区域,保证师生的步行安全。

  校园步行体系

  以怡人的尺度为依据,由中心主轴、生态绿廊和庭院漫步道共同组织起遍布全校的校园步行网路,同时校园步行网络串联起荆州古城、环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关公义园、新老校园和滨江公园,进一步构成了城市尺度的慢行休闲体系。

   景观体系

  校园景观借鉴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尺趣。

  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将老校园的绿带进行生态修复与延展,和新校园的中心绿地、天问广场组成生态绿脉。与城市生态体系交织、互溶,共同构建出丰富细腻的人性化外部景观场所。

  东校区南扩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长江大学对东校区南扩工作非常重视,2020年3月以来,校领导先后通过企业微信平台视频会议方式和现场会议方式主持召开了12次基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建工作,解决基建工作存在问题。校长冯征、校长助理刘荣华多次到基建工地现场办公。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长江大学新闻网、长江大学官微、长江大学基建处、荆州新闻联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