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理想追求的人,還是可以堅持下來的,可這麼堅持對生活的影響也很大,從某種程度上,路遙與梵高也是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不少著名的藝術家、作家,往往在生前是不會有更好的待遇,反而在死後的情況纔會有所改變,除非是家裏條件足夠好,纔有可能更好去完成藝術追求。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當時的寫作是沒辦法獲得足夠的收益,路遙這樣的作家都沒辦法獲得更多收益,領個獎都需要借錢去攢路費,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90年代文壇一幕:路遙沒錢去領獎,在火車站6字怒罵道盡心中無奈!


90年代文壇環境如何?


1991年,曾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


路遙耗時6年寫出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最終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要知道在中國的文學獎項裏面,茅盾文學獎是非常有名的。當初著名作家茅盾在臨終時候設立這個獎項,是多少作家夢寐以求的。


然而路遙收到要去北京領獎的通知後,卻哽咽了,因爲沒有路費。



好在弟弟王天樂借到錢,讓他去領獎,上火車的那一刻他留下一句話調侃路遙:


王天樂:“今後別再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獎,我可給你找不來外匯。”


路遙回道:“日他媽的文學!”


這6字怒罵,可謂是道盡心中無奈,這是對文學充滿了怎樣的熱愛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他頭也不回的上了火車,因爲這個獎是對他努力最好的回報!


有人說,一個作家,也不至於沒有路費去領獎,這說出去恐怕要笑掉大牙。



其實這件事是真實的,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就已經非常艱辛,條件並不是非常好。


他得知自己獲獎之後,萬萬沒想到這個獎項會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說是路費,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路途上還有很多必要的花費,這對他來說負擔實在太大了。


路遙清楚自己的條件不行,他才憤怒地罵道“日他媽的文學”!


一個作家會說出這樣的話,倒也不能說是他的涵養很差,只能說現實對他實在是很不友好,他承受了巨大的打擊,自己好不容易借錢湊齊了路費,算是勉強去把獎給領到了,可當時的獎金就只有5000多塊錢。



他到了之後不僅要領獎,還要買自己的一些書去送人,光是這麼運作,就又要花費不少的錢,這樣下去,他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了不少,這就是當時的文壇環境他會這麼生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也是弟弟王天樂爲什麼要說“今後別再獲什麼獎了……”的原因,說是帶着調侃的味道,但更多的是無奈,因爲他知道,如果再獲獎,真不知道還能不能借到錢去領獎,90年代的文壇環境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當然這也不能怪環境,這和路遙的家庭以及他對文學的執着也有關係。


活在悲壯與苦難中的作家!


路遙出生在一個貧困農民家庭,自己家裏的條件本來就很差,路遙堅持學習,也有所成就。


後來他開始從事創作,更多的是爲了人民,因此他所創作的東西,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經濟收益。


路遙由於寫作讓自己有了極大的名氣,可他也由於寫作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損害,他長期伏案工作,自己出現了不少的疾病。


在創作的時候,需要蒐集大量資料,還要想辦法維持正常的生活,路遙是沒有太多經濟收入的,這種環境下寫作實在太困難,幸好有他的同學們幫助,才能勉強維持下去。



這種貧困與不規律的生活,讓路遙也早早就患上了疾病,其實在他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時候,自己的身體就已經很難支撐下去,醫生和家人也都叮囑他不要繼續寫下去。


可他沒有聽從,還是堅持就寫了下去,這也讓他在獲獎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可以說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這部作品。


其實以前的環境確實有些艱苦,生活條件還沒有這麼高,經濟條件也沒徹底起來,這對很多作家的創作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很多人的創作條件就不是太好,路遙的弟弟就表示,作家這個行業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確實是太苦了些,不僅工作量非常大,這種伏案工作給人帶來的損傷也是很大的。



路遙爲尋靈感,前去礦山工作


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當時的寫作是沒辦法獲得足夠的收益,路遙這樣的作家都沒辦法獲得更多收益,領個獎都需要借錢去攢路費,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有理想追求的人,還是可以堅持下來的,可這麼堅持對生活的影響也很大,從某種程度上,路遙與梵高也是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不少著名的藝術家、作家,往往在生前是不會有更好的待遇,反而在死後的情況纔會有所改變,除非是家裏條件足夠好,纔有可能更好去完成藝術追求。


路遙對文學的追求


與路費相比,路遙的早逝纔是更加令人嘆息的,對於路遙來說,他是有着更大的追求,不僅僅是要寫出體現中國各個階層人們生活的作品,還是要想辦法去追求諾貝爾獎這些,可惜隨着他的早逝,這樣的追求是沒有辦法實現了。


路遙從事文學工作,也是有着很大的壓力,由於自己的家庭是地道的農民家庭,他的養父是打算讓他做一個農民,不過他是非常堅持,甚至還與養父有一些爭執,自己努力學習,走出了家庭的侷限。


可惜他的生活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對於中國文學史來說,他是真成就了一番事業,因爲《平凡的世界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路遙沒能站上諾貝爾獎的舞臺,否則他在國內的文壇更加有名,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太一樣了,很多作家也迎來了黃金時期,寫作能帶來豐厚的收益,莫言也順利拿到了諾貝爾獎,要是路遙能活下來,他趕上這個時代會更有作爲的。


如今茅盾文學獎的獎金也增加到了50萬,作家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缺路費這些問題。而現在的文學又與社會經濟掛鉤,不少作家都非常有錢。



可是隨着創作條件變好,作品質量卻大不如從前,如今像路遙這樣純粹堅持藝術創作的作家,已經變得屈指可數,作品的深度更是不如之前。


當然,像路遙這樣有出色天賦的人,也是比較少見的,這樣的作品幾十年都不見得能遇到一次。


就像路遙說的那樣:“一個作家不出作品,都不是!”


正如他他曾在獲獎致辭上說:


“《平凡的世界》對我來說已經成爲過去。六年所創作所付出的勞動,和書中那些勞動者創造生活所付出的艱辛相比,不值一提。”


有人說,作家最欣慰的事情,並不是在世時的成就有多高?而是在去世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還有人懷念他,談論他的作品。



路遙就是這樣一個人,他42歲病逝,極爲可惜,然而他在文學上的地位卻不比別人差。


他雖然走了,但卻留下了文學史上寶貴的財富。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去世後的近30年裏,《平凡的世界》影響着成千上萬的人。



2018年,路遙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鼓舞着億萬投身作家的農村青年作家。


2019年,路遙被評爲“最美奮鬥者”,《平凡的世界》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平凡的世界》成就了無數青年,據統計,累計銷售量高達2000萬冊,如今勢頭只增不減。



記得馬雲曾說,自己偶然撿到一本《平凡的世界》,讀過之後就再也放不下,這個作品也一直影響着他,人生就是如此,永不言敗,不放棄就會有奇蹟。


就和當初路遙創作一樣,倘若他有一點點放棄的心思,人們再也看不到這部偉大的作品。


潘石屹說:“我每次遇到人生低谷,就要拿起來讀一讀。”


《人民日報》點評:“《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



每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都應該看看這部作品,人生多磨難,正是如此,我們更要活得精彩!在你迷茫甚至跌落人生低谷時,不妨看看《平凡的世界》,你會發現,你所遇到的什麼都不算!


值得一看的好書,喜歡看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購買:


路遙耗時6年的作品,你只需用79.8元便可以看到,這套也是目前唯一整理本,最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


不輕易放棄,祝每一個人都活得出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