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獲悉,日前《光榮與夢想》《我們的新時代》《百鍊成鋼》《公民》《十月》《紅船之約》《爲了新中國》《戰上海》《愛在平凡》等10餘部主旋律獻禮劇已備案,他們從劇本以及選擇演員上慎之又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歷史節點依次到來的情況下,扶貧、冬奧元素成爲獻禮劇的目標內容。

  近幾年,熒屏流行相同題材的劇扎堆播出。記者獲悉,日前《光榮與夢想》《我們的新時代》《百鍊成鋼》《公民》《十月》《紅船之約》《爲了新中國》《戰上海》《愛在平凡》等10餘部主旋律獻禮劇已備案,他們從劇本以及選擇演員上慎之又慎。但面對衆多同題材劇的扎堆生產,有業內人士表示,想吸引觀衆,更需要用質量說話。  

  內容涵蓋全扶貧、冬奧元素成熱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歷史節點依次到來的情況下,扶貧、冬奧元素成爲獻禮劇的目標內容。例如,爲體現出時代感,《我們的新時代》《百鍊成鋼》等劇,結合當下的扶貧、冬奧話題,在劇情上進行了相應體現。  

  單元敘事的《我們的新時代》,在第四個單元《最後一課》中講述大學生扶貧故事,第五個單元《小城之冬》以籌辦冬奧爲故事背景。  

  另一部單元敘事的《百鍊成鋼》中,第五個單元也爲大學生扶貧故事。  

  此外,在劇情上,《光榮與夢想》走宏偉敘事路線,講述從一大建黨到抗美援朝期間,毛澤東、李大釗等人的革命故事。劇中涉及秋收起義、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等重大革命事件,並加入趙語遲、厲春風一正一反兩個虛構人物。《紅船之  

  約》同樣走宏大敘事路線,講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革命者在嘉興南湖上共赴紅船之約,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故事。而《我們的新時代》《爲了新中國》等劇則走“以小見大”路線,通過一個或幾個小人物在革命洪流中經受考驗和信仰轉變的過程,展現共產黨的革命歷程和共產黨員的奮鬥故事。  

  頂尖團隊打磨主創趨於年輕化  

  早些年,像《井岡山》《延安頌》等黨史劇多起用特型演員,固定在央視播出。與之相比,當下主旋律劇明顯更加商業化。《光榮與夢想》《百鍊成鋼》《紅船之約》等項目,主創班底都是業內頂尖團隊,集中業內優質資源,目標已經不僅僅是隨便播播的任務劇了。  

  爲了做好主旋律題材的年輕化表達,啓用青年甚至流量演員也是不少獻禮劇的首選,像定於6月開機的《公民》,主演就是馮紹峯。  

  但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努力討好年輕人,期望引起更多觀衆注意當然是好的,可如果一味迎合特定受衆羣而加入愛情或狗血元素,則有些變味了。如去年播出的電視劇《外交風雲》,爲了迎合年輕觀衆特意加進去愛情戲,最後反而成爲該劇最不受認可的部分。  

  量多精品少重形式輕劇情觀衆不買賬  

  在獻禮劇市場,因扎堆生產,也造成了消化難。像2019年有些剩下的建國70週年獻禮劇,今年又變成了脫貧攻堅獻禮劇。對於這種打着獻禮劇旗號,硬往主題上湊的情況,省社科院文學所博士丁媛及一些業內人士均表示,如果所有制片公司都有這種小算盤,那不僅苦了觀衆也背離了獻禮劇的創作本心。畢竟從2018年的獻禮大潮開始,組團來襲的獻禮劇不下百部,但真正被觀衆記住的卻寥寥無幾。尤其是這些劇形式大於內容,劇情通篇說教讓人一聽到“獻禮”幾個字就望而卻步。“如今獻禮劇在數量上已經相當可觀,接下來製作方就該多在品質上下功夫,拿出誠意了。”畢竟質量有了,不管是不是獻禮劇觀衆都會買賬。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