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地家政公司介紹,文憑和技能越高的家政服務者越受歡迎,從業者要經過育嬰、烘焙、收納、家務管理、清潔等課程的培訓,這種課程一套下來需要一萬多元,願意學的人很多,本科畢業的一個月收入七八千元很正常,全能型的,會開車、會做菜的管家型人才,一個月兩三萬都有可能。然後,不滿足於只做早教,還有興趣在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特別是她喜歡整理收納,目前正在接受收納師的系統培訓。

做自己喜歡的事、合適的事,不介意世俗眼光,這是更值得尊重的職業觀和價值判斷。

這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在熱傳一位32歲碩士、曾赴海外工作、會兩門外語的家政阿姨。有記者採訪到了這位“劉阿姨”,看到了她的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畢業證。因爲結婚她就辭了職,後來在早教中心教孩子英語。然後,不滿足於只做早教,還有興趣在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特別是她喜歡整理收納,目前正在接受收納師的系統培訓。

爲什麼這位“劉阿姨”會刷屏?無非是因爲錯位感,年輕、高學歷、雙外語這些關鍵詞和保姆“阿姨”形成了反差。在傳統印象中,保姆阿姨是純體力工作者,做飯、保潔、照顧老人孩子,這樣的工作太日常,顯得門檻低,沒技術含量。而一個掌握了雙外語技能的高學歷人才,得是多麼無奈纔會選擇“低就”這一行?

可是,今天的社會發展與過去不同了。至少,研究生畢業的“劉阿姨”不會再像20年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一樣引發“大規模羣嘲”。人們已經慢慢接受了市場分層的概念,家政服務業一直在變化,儘管大多數從業者可能還停滯於基礎服務,但個性化、專業化、精細化服務已呈“青山遮不住”的趨勢。比如,有媒體報道,2018年,廣東地區經批准引進的菲傭才只有8位,遠遠不能滿足當地對高端家政的需求。當地家政公司介紹,文憑和技能越高的家政服務者越受歡迎,從業者要經過育嬰、烘焙、收納、家務管理、清潔等課程的培訓,這種課程一套下來需要一萬多元,願意學的人很多,本科畢業的一個月收入七八千元很正常,全能型的,會開車、會做菜的管家型人才,一個月兩三萬都有可能。

不僅是家政服務,快遞就只是單純騎個電動車送貨這麼簡單嗎?同樣是送快遞,畢業於211大學的北京林業大學化工專業的張進拿到了湖北省發放的首批快遞工程專業助理工程師證。還有畢業於雲南大學的樊晶,2010年去麗江束河古鎮一家快遞公司二級網點當快遞員,讀書帶來的知識積累和思考能力讓他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最終他把快遞網點做成了水果集散中心,通過“快遞+水果+電商”的模式,把當地的“軟籽石榴”推廣到全國,成爲網紅水果,幫當地貧困戶“摘帽”變成了水果富豪,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是不是隻有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才能證明他們選擇的價值?當然不是。這位“劉阿姨”對記者說:“我覺得現在家政的概念,已經不是過去那樣的了,現在正在慢慢年輕化和高學歷。我不覺得做這個有什麼不好,關鍵是自己喜歡,合適吧。”做自己喜歡的事、合適的事,不介意世俗眼光,這是更值得尊重的職業觀和價值判斷。

市場是分層的,人才是多樣的,“劉阿姨”在刷屏我們的朋友圈時,留給我們的並不僅是“驚訝”,還有更多的“羨慕”和“激勵”纔對。

來源:成都商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