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霸自不用說,作爲老師,最應該關注的,是課堂上那部分默默無聞的學生,比起其他學生,他們可能更需要老師的提問、表揚、肯定。從大學講臺步入中學課堂,突然發現和學生的距離瞬間拉近了。

忙忙碌碌中,

回到支教崗位上繼續工作已經一月有餘,

接到返崗通知時的激動和

重返課堂時的親切彷彿還在昨日。

新學期開始不久,

而距離支教結束卻僅剩兩個月左右,

想到這裏,內心百味雜陳,

遂錄下上半年支教的所思所感,

既是對過去的總結,提醒自己,

不忘來路與初心,站好支教生涯的最後一班崗;

也是對支教生活的點點記錄,

不是怕遺忘,只想珍藏!

2019年8月21日,我作爲北京林業大學教育扶貧服務團的一員抵達科爾沁右翼前旗,並於科右前旗第三中學講授生物課程。

科爾沁右翼前旗位於興安盟中西部,2011年被納入國家大興安嶺南麓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持範圍,是國家級貧困旗縣,多年來以農牧業發展爲支撐,經濟規模小,綜合實力弱,在全區排位靠後。經濟上發展的滯後同樣影響了科右前旗的教育發展,存在諸多問題。

而學校派遣教育扶貧服務團的目的之一,就是夯實當地薄弱的基礎教育,扶智又扶志,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 陸鵬飛

01

迴歸起點尋“初心”

回到初中校園,當我再次走上講臺,第一節課,第一個要給學生解釋的問題是“什麼是生物”。在那之前不久,我還在大學裏和研究生討論全球生態、細胞生物、分子遺傳等前沿問題,但對我的初中學生們,我要從生物的基本概念出發,讓他們瞭解生物,學習生物,甚至愛上生物。

那天的我有種重回起點的感覺。站在講臺上,看着一個個少年純真的臉龐,我好像看着當年的自己,多年前的初中生活如電影般展開。當年的我們,一路風塵僕僕,沿着各自不同的軌跡奮鬥,成功與否,一切已經不能回頭;然而面前這羣如當年的我們的孩子,現在從原點出發,他們的人生會有多少種可能?而作爲“過來人”的我,又可以爲他們做些什麼?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根深蒂固地影響着每一顆心靈,而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幫助孩子們從“零”出發,讓不可能成爲可能!

02

課堂教學上的轉變

大學課堂和初中課堂的氛圍簡直有天壤之別。從大學講臺步入中學課堂,突然發現和學生的距離瞬間拉近了。大學裏,離老師最近的應該是“學霸區”可愛的同學們,能和學生有效互動,已經讓我成就感滿滿。而在中學課堂,圍繞你的可不是幾個學生,而是全班!每次提出問題,全班同學發言的熱情此起彼伏,我是顧到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不得不使用擴音器“鎮壓”他們。這就是初中生,可愛又單純,像一塊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在大學課堂,無論是前沿知識,還是學科交叉,師生思維可以盡情馳騁,毫無藩籬。而到了初中卻要有所節制,拋出一個概念可能會從學生那裏收穫幾十個問題,其中不乏腦洞大開到讓人無法接招的;中學教育面臨升學壓力,有明確的考綱作教學指導,每節課的每一秒都十分重要而寶貴。剛開始上課,我認爲一節課剛剛開頭,下課鈴聲就響了起來。那個時候我開始佩服我當年的中學老師,怎麼能把那麼多的知識,在課堂僅有的45分鐘傳授給我們,還都十分到位。

這麼說是源於一次年級月考給我的觸動。考試時有一道只有一分的填空題:顯微鏡視野裏有一個小圓圈,問是什麼?答曰:氣泡。這道題考察的是細胞和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如何區分。我考試前沒有講到,所教授的兩個班近百人,答對者寥寥無幾,包括之前名列年級第一的尖子生。這讓我很自責:可能就這一分,好多人的名次掉了不少。這也讓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要“上緊發條”,容不得絲毫疏忽。

03

不要放棄那些默默無聞的學生

在課堂上活躍的學生有兩種,一種是學會了的,一種是“隨大流”的,經常起鬨。同樣,課堂上安靜的學生也分兩大類,一種是學霸,默不做聲,知識瞭然於胸;還有一類是沒學會,不自信,不敢答。學霸自不用說,作爲老師,最應該關注的,是課堂上那部分默默無聞的學生,比起其他學生,他們可能更需要老師的提問、表揚、肯定。從不敢回答問題,到搶着回答,差的往往就是老師“推”的那一把!

我的班上就有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在課堂上,他們都在自己的角落裏默不作聲,成績也平平。爲了督促他們學習,我會選擇一些簡單的題目讓他們回答,並適當給予表揚和鼓勵。慢慢地,我發現他們中的幾個成績有了提高,上課也不再不作聲,而是能跟着其他同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這讓我很受鼓舞,更有滿滿的感動。

有時我在想,所謂“重點班”和“平行班”的孩子,日後爲什麼會漸行漸遠?我想老師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十分重要,老師“推”的這一把意義非凡!

一切都來得及,老師千萬別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實驗課

示範課

04

適度引導開發興趣

老師在開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是責無旁貸的。開學之初,我注意到一個坐在第一排、個子小小的男孩,總在我提問時第一個舉手,而且基本都能答對問題。一開始我經常提問他,後來隨着課程鋪開,我更希望把機會給其他學生。有時我會故意走到後排不去看他,可只要我一回頭,總是看到他高舉着小手,墊着腳尖,小臉通紅,一副不回答問題誓不罷休的樣子。

“不能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我開始讓他幫我髮捲子、收作業、做演示,經常關注他、鼓勵他。很明顯,我感受到他學習生物學的熱情愈發高漲。在考試中,他用全班第一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植物製作標本是我來這裏作爲生物老師的另外一項工作。我發現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從標本的採集、壓制、做標籤、鑑定,全都傾情投入。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我們生物學的意義不正是如此嗎?課堂知識離他們並不遙遠,生物的奧祕觸手可及,亟待他們去探索發掘。

標本館

標本製作

課外輔導

05

科研的“初心”

我們在學校常說“把精彩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知識帶到基層去就是我們的“精彩論文”!我們的知識不應該只服務於SCI論文,而應該服務於生產建設的前線!

2019年9月26日和12月5日,我和其他支教老師一起,先後爲科右前旗林草局下屬各單位介紹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現狀,講解最新的防控技術;在興安盟草原工作站舉辦的全盟草原鼠害防控技術暨第十三屆草原鼠蟲害預警體系農牧民測報員培訓班上,講解了草原鼠蟲害監測防控技術,鼠疫防控知識,全盟草原工作者和從事草原鼠蟲害測報的農牧民測報員共計160餘人參加了培訓。爲進一步提高全盟草原鼠蟲害預測預報與防治技術水平,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素質貢獻力量。培訓過程中,和農牧民測報員交流、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讓我對自己的工作和專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最新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防治技術,是當地最急需的,也是我們所謂“研究”的價值所在。我們的科研不應該止步於實驗室,而應該紮根大地,強基固本,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才道路,做到接地氣、重實踐、出真知。

興安盟草原站培訓

科右前旗林草局培訓

興安盟草原站培訓證書

除此之外,在學校的支持幫助下,我們爲前旗二中、三中的學生募捐圖書,爲當地貧困戶募捐衣物,所募集物資也都悉數發放到位。

德佰斯鎮代欽嘎捐冬衣

寄過來的部分圖書

支教生活豐富多彩,點點滴滴的感悟,就如同科爾沁草原夜空中散落天宇的星辰,需要我們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不斷的發現和收藏!上學期一天下午放學前,一個坐後排的、戴眼鏡胖胖的小男生跑過來跟我說:老師,您辛苦了,謝謝老師。一股暖流流過心間。

興安盟廣袤無垠的烏蘭毛都大草原,蜿蜒逶迤的九曲烏蘭河,熱氣噴香的手把肉,無不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一方土地的豪邁與壯麗;孩子們的心如水晶般透明,更值得、也需要我們拿出熱忱,奉上真情。

精準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根治貧困的一劑良方。

高校教育在開展教育扶貧上具有多重優勢,

豐富教學資源、雄厚的教育實力等,

都可以爲教育扶貧出一份力,添一把火,增一縷光!

縱使前路漫長,也有夢想爲光!

讓我們攜夢前行,比肩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