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十分信任寵愛有加,但是武則天畢竟是殺了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的人,爲何上官婉兒對武則天也沒有仇恨。上官婉兒雖然名義上是"巾幗宰相",但實際上並沒有擔任過宰相這一官職,在武則天登基之前,上官婉兒一直是才人。

在中國古代,女性從政當官的情況很少見,有女性當官的也基本上是內官,沒有實際的權力。等到武則天執政以後,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女人也可以當外官,跟男性官員一樣在朝廷上議論國家大事。武則天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女官,她就是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位"巾幗宰相"的故事。


上官婉兒雖然名義上是"巾幗宰相",但實際上並沒有擔任過宰相這一官職,在武則天登基之前,上官婉兒一直是才人。武則天登基之後,上官婉兒才被封爲內舍人,而這也是上官婉兒最高的官職。但實際上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貼身祕書,掌握着當時的朝廷大權,權力相當於宰相。上官婉兒之所以受到武則天如此信任,是因爲上官婉兒不但有才學,還有很強的政治能力,有膽有識。


根據《舊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小時候就很聰明,五歲能背唐詩,十歲能背唐律。上官婉兒的爺爺是上官儀,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唐高宗時期,上官儀因不滿武則天干預朝政,所以向高宗上書,廢掉武則天。武則天知道以後就去找李治詢問情況,然而當時李治對武則天有點忌憚,所以就把責任都推到了上官儀身上,結果武則天就找了個藉口把上官儀和他的兒子都殺了。當時,上官婉兒剛剛出生,就與母親鄭氏一同被配沒掖廷宮。在掖廷爲奴期間,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對她悉心教育,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着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這麼來說的話,武則天就是上官婉兒的殺父仇人,那麼武則天爲何還要把上官婉兒留在自己身邊,不怕她報仇呢?首先來說,武則天雖然做事比較狠,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氣度,也比較愛惜人才。比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後來跟着徐敬業叛亂,還寫了一篇《爲徐敬業討武曌檄》,文章中把武則天大罵一番。然而武則天看了之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責怪宰相失職,沒有把這麼有才華的人招攬過來。從這裏也能看出來,武則天還是非常愛惜人才的,同樣的,上官婉兒也是有大才之人,所以武則天也不會計較其他的。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除了當宰相之外,文學造詣也很高,對古代律詩的發展做出來很重要的貢獻,到了上官婉兒這裏,依然是文學界的領袖。


其次,上官婉兒長得好看,也懂得打扮,這也是她能吸引武則天的一方面原因。相傳,上官婉兒還發明瞭一種紅梅妝。一天,上官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的時候被武則天看見,於是武則天一怒之下用金刀刺傷了上官婉兒的前額,而且怒斥上官婉兒,想處死她。由於張昌宗替她跪求,最後才得以赦免。後來上官婉兒爲了遮住頭上的傷疤,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也覺得這種妝容很好看,於是都開始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然而武則天之所以把上官婉兒留在自己身邊,最重要的還是上官婉兒確實有治國安邦的能力,而且有膽有識。雖然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寵愛有加,但是她自己也清楚的知道,女性掌握的權利太大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她登基之後,也只是給上官婉兒封了個正五品下的內舍人,並且一直沒有給她升官。


雖然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十分信任寵愛有加,但是武則天畢竟是殺了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的人,爲何上官婉兒對武則天也沒有仇恨?一方面,上官婉兒的祖父和父親被殺的時候,她纔剛剛出生,心裏對此肯定沒什麼感覺。且她和母親從小就在掖廷宮生活,在這種地方說話肯定要非常小心,所以上官婉兒的母親也不敢把自己家中的事情告訴上官婉兒,因此上官婉兒長大之後知道了這些事情,對武則天也不會有強烈的仇恨之情。另一方面,上官婉兒本身就是罪臣的後代,是武則天免去了她女婢的身份,還給了她才人的新身份,並且對她十分信任,所武則天就是上官婉兒在朝中的唯一靠山,所以她肯定不會害死自己唯一的靠山。

而武則天對上官婉兒也很好,武則天臨終之前,爲了保護上官婉兒,就把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唐中宗復辟之後,對上官婉兒也是十分信任,被封爲昭容,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朝中大事也是經常跟她商量。唐中宗李顯駕崩之後,朝政大權落到了韋皇后手中,但是上官婉兒此時選擇站到了太平公主這邊。她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爲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爲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李隆基知道後,與太平公主一起合夥誅滅了韋皇后,殺進皇宮。此時,李隆基瞞着太平公主把上官婉兒給殺了。李隆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韋皇后死後,自己要想掌握大權,必定要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作對,除掉上官婉兒就相當於斬斷了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所以李隆基必須要殺掉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非常哀傷,厚葬了她,並派人去弔祭。史書記載,後來太平公主又上表請求爲上官婉兒編集文集,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2013年考古學家發現了上官婉兒的墓,但是墓裏邊的陪葬品被搗毀了,連上官婉兒的棺槨和屍骨都沒有發現。根據考古專家的分析,這並不是盜墓導致的毀壞,很可能是古時的"官方毀墓"行爲,也許是李隆基上臺之後派人乾的。最終,一代"巾幗宰相"才女上官婉兒,因爲陷入政治鬥爭的漩渦,最後落得了一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參考資料:《舊唐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