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和軟件是中國工業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數據庫和軟件包目前更是成爲工業企業的核心技術。近年來大數據處理及AI技術在中國迎來了爆發式發展,但市場上任然少見國產優秀工業軟件的身影。”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益陽橡塑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金進堯在接受《中國橡膠》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市場上95%以上的研發設計工業軟件爲國外所壟斷,成爲制約我國工業創新發展的短板。爲此,他認爲,在企業數字化製造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自主工業軟件的發展。

金進堯介紹,工業軟件的概念比較寬泛,大體上分爲兩種類型:嵌入式軟件和非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傳感裝置中的採集、控制、通信等軟件;非嵌入式軟件是安裝在通用計算機或者工業控制計算機中的設計、編程、工藝、監控、管理等軟件。這類工業軟件又可分爲研發設計類(CAD/ CAM/CAE、PLM)、生產管理類(ERP、BPM、QM、SCM)、生產控制類(MES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協同集成類(協同軟件)。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相對完善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體系,國內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已經基本形成體系,覆蓋CAD/CAE/CAM/PLM等產品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但研發設計軟件開發難度大、投入多、週期長,目前我國市場上研發設計工業軟件仍被國外壟斷,制約了我國工業創新發展並影響國民經濟安全。

我國爲什麼缺乏通用的商品化研發設計工業軟件?金進堯認爲,要形成工業軟件商品化產品,需要全面突破所有關鍵技術瓶頸,並要有良好的工業軟件生態氛圍。研發設計工業軟件具有共性的關鍵技術,底層求解是工業軟件的引擎,也是我國自主工業軟件的主要瓶頸之一。此外,複雜工業軟件系統架構、工業技術軟件化、大型複雜工程問題處理、工程化人機交互等也是決定能否形成商品化工業軟件的關鍵技術,也是我國工業軟件技術瓶頸所在。

金進堯表示,軟件企業推出雲產品,首先能夠節省產品的運維成本,其次能夠與客戶建立穩定持續的合作關係,最後還能爲數據增值服務積累原始的生產要素。因此,未來企業間的競爭,將不僅僅侷限於客戶和市場份額領域,更會拓展到對數據資源的爭奪。此外,工業安全,包括軟硬一體化的安全解決方案,在未來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同時,工業軟件需要人才儲備,國家戰略調整人才教育模式也至關重要。在國外的培養體系中,本科一般爲物理/數學專業作爲基礎,研究生轉到應用類專業,博士生階段深入鑽研一個學科交叉方向,這種複合式體系培養的人才,對軟件開發至關重要。國內的本科專業多爲應用類專業設置,即使是碩博畢業,也不具備軟件開發的能力。計算機應用也只是平臺的二次開發,雖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模式爲中國製造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來看,爲了“十四五”戰略發展需要,工業軟件系統開發急需進行各方面平臺整合。

爲此,金進堯提出4點建議:

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隨着技術進步,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越來越多,我國要像抓環保一樣抓知識產權,既可以保護國內自主開發軟件,也可以打擊國外軟件盜版模式,一舉兩得。2. 加大教育投入。國家應給予高校及科研院所資金支持,投入更多的國產軟件培訓和教授。一旦學生在校學的是國外軟件,勢必形成思維慣性到企業使用,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此外,還需要加強對工業軟件人才體系的引進與培養,既包括軟件人才,也包括行業專家。在工業軟件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中,往往包含有科學研究或者技術創新的過程,複雜度很高,需要科學家或工程技術專家直接和長期的介入,沒有“內行”的直接參與,僅僅依靠軟件人員編寫不出工業軟件。3. 穩定釋放政策的紅利。要將工業軟件作爲一個產業來重點發展,完善產業配套服務體系,成立國家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協同研發平臺的打造以及配套中介服務等。4. 加速信息技術應用。政策鼓勵企業數字化覆蓋,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和科研院校使用國產工業軟件,對使用國產軟件的企業進行激勵,在項目申報、稅收優惠上傾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