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極拳究竟有沒有實戰能力?爲什麼有着“太極大師”之稱的馬保國竟然被業餘的拳擊愛好者三十秒擊敗三次。當年楊露蟬一人隻身去北京,靠着拳頭打贏衆多王府武師,獲得了“楊無敵”之稱。武師們靠着自己的武術謀生,那實戰武術在現今究竟還有沒有其價值呢?

我們來看看日本眼中中國的武術。日本喜愛練太極,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國內的太極愛好者有一千萬人,練習者大多數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把太極拳當作修身養性的體操,已經不算是實戰武術的範疇了。


但是日本人仍然對中國的兩種拳術佩服不已。

第一種是大成拳。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柔道、空手道一等一的高手澤井健一在北京和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之間展開過比武,澤井健一連續三次被很快擊倒,由此對大成拳心生敬意,還拜師學藝,回到日本之後創立了“太氣拳”,“太氣拳”是中國實戰拳法在日本發展的代表,“太氣拳”在日本很快傳播開來。


由王薌齋創立的大成拳,是沒有固定的招式和套路的,大成拳的特點是用意念引導動作,力求全身各部位發力,所以大成拳還有一個名字——“意拳”,澤井健一將師父的這一套拳法的精髓掌握了,所以能夠在與日本各流派正面交鋒的時候取得優勢。日本武道家和格鬥家對於其創立的“太氣拳”一致好評,並且尊稱澤井健一爲“拳聖”。

現在,日本太氣拳的弟子已經有三十萬,太氣拳是日本名副其實的拳術大宗。


另一類讓日本人深爲肯定的中國拳術是八極拳。日本的武術界認爲,八極拳是沒有任何的花架子的,靠的全是實戰,所以日本人專門開設了研究會、會館等來研究八極拳。

日本人最推崇的是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師李書文。李書文身材並不高大,但是性格卻非常剛烈,每逢與他人動手的時候絕不留情,出身狠辣,甚至一招斃命。李書文還有一句口頭禪“拳無二打”,意思就是好的拳術不需要第二次出擊,一次出擊就可以克敵制勝。

因此,李書文的八極拳實戰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特別合爭勇好勝的日本人的胃口。

然而,在中國,李書文的拳法卻沒有受到推崇,因爲中國武術界李書文這樣的武術家是沒有武德的。中國人講求面子,相比於八極拳,更偏愛含蓄的太極拳。

其實馬保國被KO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武術演變到現在已經脫離了實戰的性質。反而,講求實戰的“大成拳”和“八極拳”被日本學了去,而且還大有研究。中國武術在走向修身養性的邊緣化的時候不能夠忘記實戰的老本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