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指違規挪用君康人壽近千億險資 忠旺集團分拆歸A迎最大挑戰

鋁業巨頭忠旺集團歸A借殼正值關鍵時點,一則有關其與控股險企君康人壽的傳聞卻可能足以讓這場備受國內資本市場矚目的資產重組案再生變數。

四年多來,一直試圖以分拆資產迴歸A股的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忠旺”)剛剛迎來了在借殼上市之路上的重大突破——其與中房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申請在四月底正式獲得證監會受理,但與此同時的2020年4月末,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則對君康人壽主要幹部進行了集體約談,而該次約談的主要問題之一,便是涉及其忠旺集團因嫌違規挪用君康人壽鉅額保費一事。

2016年,中國忠旺以超過300億元的代價通過從杉杉集團手中受讓君康人壽相關股權而搖身一變成爲了其新的實控人,雖然在表面持股結構上,忠旺集團通過寧波市鄞州鴻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君康人壽50.88%的股份(另有消息稱忠旺集團及其實控人劉忠田通過協議持股、間接持股、隱匿代持等方式實際持有君康人壽近90%的股權),爲君康人壽絕對控股方。

據國內權威財經媒體《財新》日前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稱,從去年開始,融資現金流持續爲負的忠旺集團,以各種形式從君康人壽佔用的保險資金規模高達近千億元。

而在市場坊間,甚至有傳聞稱監管已經進場對君康人壽接管。

“君康人壽保險資金被違規佔用的事宜在去年下半年的確被監管層調查過,銀保監會還在去年10月份派出檢查組對君康人壽在資金運用方面的種種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不容樂觀,保監會方面向其提出了數條整改要求。”對於日前君康人壽因大股東違規佔款遭監管層關注一事,一位接近於君康人壽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表示,但對於日前的最新監管動向,該人士則否認君康人壽已經遭受監管接管的說法,“我僅能告訴你,目前爲止君康人壽的工作還是一切如常,”

近幾年來,因經濟週期、行業景氣度以及融資困境,曾經的鋁業巨頭忠旺集團內部資金鍊的緊繃已不是短期內才存在的現象,尤其是在2019年下半年,有關財務數據急劇惡化。

“不僅忠旺集團一家,放眼國內諸多民營資本派系,基本上都是以實業出身但都手握多張金融牌照,諸多類似企業利用手中的金融機構融資渠道通過各種方式獲取資金,其中不乏違規違法的方式對金融資產予以佔用。”上述接近於君康人壽的知情人士坦言,與國內多家大型民營企業陣營相似,一手實業,一手金融的佈局,在忠旺集團的內部架構中早已悄然成型。

顯然,除了涉嫌從君康人壽處違規佔用數百億資金挪爲他用外,此次備受忠旺集團內部重視非常的分拆資產歸A也同樣是被其視爲化解其內部資金鍊緊繃的關鍵所在。

“中國忠旺在港股雖然上市多年,但其卻並未獲得港股投資者的青睞,股價近年來一直走低,其融資渠道也進一步壓縮。此次分拆回歸借殼上市,在實現價值重估的基礎上,忠旺集團方面也試圖通過資本運作等手段變相在A股獲得更多資金。”一位長期跟蹤中國忠旺的鋁業行業券商分析師認爲。

不過,如果真如《財新》報道的所言,忠旺集團真的通過各種手段違規套取君康人壽資金數百億元一旦查實,這顯然將給正在證監會報審的其該次分拆回歸上市事項的審覈蒙上厚厚的陰影。

1)被指違規佔用保費近千億

作爲一家發跡於東北的民企,圍繞在忠旺集團及其實控人劉忠田身上的爭議和迷霧一直未斷,尤其是近一兩年來,隨着其分拆資產迴歸A股的首次失敗與再度重啓,從其備受爭議的財務數據真實性,到傳聞中因涉嫌洗錢、逃避稅等行爲被美國司法部起訴,甚至是今年初備受質疑的“故宮女”美國豪宅事件,現年56歲的劉忠田和他的忠旺都被捲入其中。

據叩叩財訊獲悉,說到此次傳聞中被監管重點關注的鉅額違規挪用險資事件的事發由頭,則或與忠旺集團近年來愈加緊繃的資金鍊和長期以來依靠資本手段“粉飾”財務數據有着密切的關係。

與在2019年下半年突現資金鍊斷裂問題的國內另一家知名民營企業相似,雖然此前該集團表面上業績表現良好,但隨着2019年下半年中資金鍊上一環的問題突現,用資本手段運作出來的多年紙上繁榮被徹底戳穿。

“2019年整個經濟週期和行業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在金融監管同時趨嚴的趨勢之下,許多企業在此前依靠資本手段運作出來的漂亮的業績已經沒有足夠資金騰挪來予以維護表面的虛榮,正如多米諾骨牌一般,當第一塊牌被推倒,便引發了一連串連鎖效應。”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據中國忠旺2019年報顯示,從當年中期開始,中國忠旺的現金流開始急劇惡化,期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現金流全部淨流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當年共計減少超過130億元,期末只餘10.22億元。

在此境況之下,被忠旺集團在2016年以300億現金納入懷中的君康人壽在經過其“三年”的悉心“飼養”之後,便成爲了一隻可以爲其提供“金蛋”的“肥鵝”。

據《財新》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稱,目前除忠旺少量資金通過銀行走票據融資解決,而主要融資缺口則是依靠控制君康人壽不斷做大保費規模,然後利用保險資金變相輸血,以維持忠旺集團的資金需要。

“自2019年6月起,忠旺通過關聯交易、制定資管通道爲關聯公司提供質押擔保等操作方式,從君康人壽間接佔用了數百億的保險資金。”在上述《財新》報道中稱,忠旺集團通過多種手段將君康人壽近千億保費挪爲己用,如將君康人壽大量資金以存款的名義存入關聯銀行,其中相當一部分通過第三方或質押的方式被忠旺關聯企業佔用;其次是通過購買忠旺制定的資管計劃,將保險資金間接存入銀行,再以存款質押的方式變相套取資金;更爲直接的是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將大量資金投資於忠旺關聯企業,或者是通過把控君康人壽設立的子公司,將大量資金轉移給無任何業務往來的第三方。

“近幾年來,金融市場一直是劉忠田和忠旺的佈局重心,其通過參股和股權受讓的方式已經在金融江湖中佈下了一張緊密的金融網絡,其通過代持或隱匿身份等方式拿下了多張銀行保險牌照,儼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金控平臺,這些平臺爲劉忠田及其忠旺集團通過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源源不斷地輸送着各種資本。”另一名接近於忠旺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4年時,忠旺方面便曾公開表示,將努力做大做強金融產業,可以有效爲集團發展成爲全球領先的綜合性輕量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在忠旺集團的金融網絡名單中,除了有保險資產君康人壽外,還有遼陽農商行、遼陽銀行、撫順銀行、錦州銀行、大連銀行、吉林銀行等銀行牌照,宏泰國際融資租賃、錦銀金融租賃等租賃牌照,以及洛陽有色金融交易中心等股權,而這些與其相關的金融資產,其中部分機構也爲上述忠旺集團的套取君康人壽保險資金的行爲提供了渠道。

2)重組影響幾何?

雖然忠旺集團內部在深諳資本運作之道的團隊把控之下,各企業之間股權層級持股複雜,有的股權關係也設置了表面上的隔離機制,但與之具有天然緊密聯繫的中國忠旺,其分拆回歸A股上市一事,則依然會大概率難逃忠旺集團違規套取君康人壽鉅額資金的影響。

早在兩年前,中國忠旺首次分拆資產歸A正在緊密鑼鼓的推進之時,便有接近於忠旺集團的有關人士向叩叩財訊承認,中國忠旺歸A借殼上市一事關係到整個集團的資本投融資部署,急迫歸A的重要原由便是希望迫切打通新的融資渠道,爲中國忠旺乃至整個忠旺集團補充新的資金血液。

“忠旺集團相關資產A股上市是目前集團內部的頭等大事,內部非常緊迫,也非常擔心君康人壽的有關事件對該重組事件造成影響。”日前,上述有關人士向叩叩財訊坦言,

2015年10月,中國忠旺首次披露借殼中房股份迴歸A股計劃,2016年3月披露了資產重組預案,但因涉及到中概股迴歸等監管政策諸多因素,該交易幾經波折,直至2019年8月26日雙方宣佈終止分拆。

斯時,雖然歷時四年卻偶然上市未果,但忠旺集團方面並公開表示,上述終止分拆的公告不代表中國忠旺資產重組和分拆上市的結束,而是忠旺分拆重組迴歸A股的一個新進程。

果不其然,正當市場都在期待其所謂的“新進程”將以何種方式開啓時,2019年10月31日,就在中國忠旺首次迴歸A股叫停的兩個月後,其迅速與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達成增資入股協議,獲戰略投資10億元,至2020年3月,其便又旋即重啓“回A”計劃。

或許是有了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的入股,再度重走借殼迴歸之路的中國忠旺本來是更增添了幾分成功的自信,但天有不測,忠旺集團違規佔用近千億險資的事項卻在此關鍵時刻或將引爆。

“從監管層審批角度來看,忠旺集團違規佔款事件肯定會影響到監管層對中國忠旺借殼上市的進程,證監會在對其重組事項進行審覈時,肯定會關注到有關事態的發展和影響,比如,忠旺集團的有關違規行爲是否會受到有關部門的處罰,這是否會構成其重組上市的實際性障礙?有關挪用款項事件暴露出的整個忠旺集團的財務問題、內控缺失和後續的風險因素,這也需要監管層重新綜合考量其該次借殼上市的合規性;最後,在A股市場中,大股東違規佔款一直是監管的重點,也是較爲敏感的事項,忠旺集團在此次事件中留下的斑斑劣跡,要如何說服監管層在其借殼上市後能規範有關行爲呢?”5月26日,滬上一家大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分析認爲,在短期內,監管層放行中國忠旺借殼上市的可能性極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