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4點,護欄向北移動,將金盛路劃爲東向西2條車道、西向東3條行車道。據介紹,這條由江寧交警大隊新引進並設置的潮汐車道,位於金盛路中水路至金盛路鞭鞍街段,其白色護欄約50釐米高、60米長。

揚子晚報網5月27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江公宣)一到時間點,馬路中的護欄竟然自己“跑”了起來,車道行駛方向也由此發生變化。近日,在南京江寧區金盛路上,南京市第一條智慧潮汐車道建成並投入使用。

圖爲馬路上的潮汐車道。

據介紹,這條由江寧交警大隊新引進並設置的潮汐車道,位於金盛路中水路至金盛路鞭鞍街段,其白色護欄約50釐米高、60米長。該路段有5條車道,最中間的一股車道兩側都劃有雙條黃虛線,十分醒目。

圖爲馬路上的潮汐車道。

下午4點到了,白色護欄突然發出了警告聲,隨即緩緩向北移動。此時,路面上的行車道由原來的東向西3條道,變成了2條;與此同時,西向東方向2條行車道變成了3條。

圖爲馬路上的潮汐車道。

“整個挪動過程要30秒。”江寧交警大隊南站中隊副中隊長姜飛介紹道,在智能護欄挪動前,交警需要站在護欄兩頭,清空中間行車道上的車輛,上空的龍門架對應位置也會顯示一個“×”,禁止雙向車輛通行,直到整個挪動過程完成。他還告訴記者,這個智能護欄採用太陽能供電,充一次電可用15天。

圖爲馬路上的潮汐車道。

爲何要將金盛路設成潮汐車道?據瞭解,金盛路沿線有14個住宅小區,常住人口7.8萬人,金盛路是小區進出的唯一通道,人流、車流高度密集。據大數據統計,金盛路鞭鞍街路口的早高峯東進口直行流量約1122輛/小時,是西進口的2.3倍。晚高峯時,西進口直行流量約798輛/小時,是東進口的1.9倍。早晚高峯道路雙向交通流量不均衡,存在明顯的潮汐交通現象,極易引發片區交通擁堵現象。爲此,附近居民意見大,並頗多抱怨。

爲改變這一現象,江寧交警部門引進了這款可自主變更車道的智能隔離護欄,金盛路也因此成了潮汐車道。每天清晨6:30,護欄向南移動,將金盛路劃分爲東向西3條行車道、西向東2條行車道;下午4點,護欄向北移動,將金盛路劃爲東向西2條車道、西向東3條行車道。

圖爲馬路上的潮汐車道。

潮汐車道上線首日,金盛路及周邊路網交通運行良好、秩序井然,車輛提速32%,高峯時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由原來的12分鐘縮短至5分鐘,金盛路整體通行效率提升了36.5%,有效分流了周邊路網交通壓力。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