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马歇尔并不同意丘吉尔的观点,坚持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先光复法国,再联盟法国,共同对德作战。另一个更重要原因是美国参战后,在第二战场开辟的问题上与盟友英国迟迟不能保持一致,尤其在第二战场的作战地点、登陆时间上,两个国家产生严重分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又多了一个强悍的盟友。在苏德战场上,苏联迫于德军强势进攻,强烈要求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支援苏联。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有了美国的加入,可行性就高了许多。1942年4月,美国罗斯福总统批准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主张,可是为什么一直拖到1944年6月呢?
第二战场的开辟,主要以美英联盟作战为主,只要任何一方有不同意见,战场就无法开辟。
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要求英国政府开辟第二战场,但是却延迟到1944年。一个原因是美国当时还未参战,英国不敢擅动。另一个更重要原因是美国参战后,在第二战场开辟的问题上与盟友英国迟迟不能保持一致,尤其在第二战场的作战地点、登陆时间上,两个国家产生严重分歧。
美国军方坚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而英国首相丘吉尔打算在地中海地区开辟。
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丘吉尔与马歇尔将军吵得不可开交。丘吉尔建议在爱琴海上的罗德岛作战。他认为,如果攻占了这个岛,就可抢在苏联人面前,从巴尔干半岛推进,占领罗马尼亚、奥地利和匈牙利。
其实在这里,英国是有私心的,英国并不想法国那么快光复,这样西欧霸主地位仍是英国。另外从巴尔干半岛推进,又可以顺势抢夺地盘,两全其美。
可是马歇尔并不同意丘吉尔的观点,坚持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先光复法国,再联盟法国,共同对德作战。
丘吉尔差点气晕,激动地扯着上衣翻领,唾沫横飞地对马歇尔说:“我告诉你,我们英国皇家军队都不怕死,只知道如何让步枪吐火,坦克必须驰骋疆场!”是人都知道,这是他的说辞而已。
马歇尔将军针锋相对,毫不退让地说:“假如让我决定的话,我绝不会让我的士兵去那个该死的岛上送死,我想,上帝也绝不容许我这么做!”
最后,不管丘吉尔多么不愿意,在作战实力大大超过英国的美国人面前,还是屈服了。
双方最后终于达成了在1944年6月发动“霸王行动”的共识,就是史上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
所以可以看出,美英盟军虽然剑锋直指德国,但是心里都有各自的小九九。
国与国的利益是永远无法一碗水端平的,但是总会想到办法尽量去磨合,就看双方愿意不愿意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