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我意识的觉醒

已经具备朦胧的独立意识,对自我存在的意义进行初层探讨。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人类自有文化以来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当个体自我认同感加强时,人才会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而不是受制于现实环境的性格有缺陷的人。


“原罪”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

朦胧的觉醒:边缘人生的临终忏悔,

“边缘”一词源于西方,后因其自身内涵的不稳定性及各国国情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边缘人群都远离时代主流话语,忍受着多重社会压迫,游离于社会的中心舞台,或无奈地随波逐流,或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对生活予以反抗。


在追寻乌托邦理想失败后,并没有心如死灰,而是用自己各自的方式展开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寻找,实现了自我启蒙。忏悔在心理学层面上是一种精神的内在觉醒,在生命终结之时表现出来的忏悔意识,可以深刻地改变人心,从而升华了人的精神内涵。

冲破欲望的束缚,通过禁欲的方式实现对个体存在的反思。与革命的暴力相比,宁静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类渴望的家园,没有一个人愿意整天在腥风血雨中度过。

02

对时代的反思与觉醒

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筛选。对快变量的迷恋,让我们迷失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全局。慢变量看起来没有变化,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看起来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容易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才是决定事物本质的那个东西。

当一个事物或者时代发生变革时,你感觉到了头晕,那么你应该抬头看看世界了,应该顺应时代去做出取舍和改变。而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埋头苦干。我经常借用白岩松的话说:世界上有几类人,聪明人、勤奋人、愚钝人、懒惰人。最怕的就是愚钝却聪明的人,因为他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工厂出现时你是个农民,纺织机出现时你是个裁缝,汽车出现时你是个马车夫,机关枪出现时你是个骑兵,你该怎么办?你一定会像那些想要下车的人一样感到眩晕。火车出现时你是个旅人,电报出现时你是个记者,纺织机出现时你是个棉农,电影出现时你是个观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一定会像那些刚挤上车的人一样感到狂喜。仔细观察世界,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互联网+,本来就是新瓶装老酒,这是一个狭义的理解,互联网本就是一个工具,悬空的飞机终究会回到地边,就像前面说的,万变之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保持不变的。互联网行业自己的发展已陷入低谷。你不能只锻炼自己的互联网思维,你还必须对传统保持足够的谦卑和敬畏。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行业之间借鉴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似乎是在自己的领域碰到瓶颈,换一个维度才有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的老兵早已经悄悄穿上了新的军装,而新兴的产业正在积极地向传统产业学习。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边界,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泾渭分明。

消费前是好奇、看见后是惊喜、消费中是高潮、消费后有回味。好奇就会寻找,惊喜就会拍照,高潮就会给好评,回味就会推荐——不,用年轻人的话讲,这叫“种草”。一个消费者发自肺腑的赞美,能够在更多消费者心中种下疯狂生长的购买欲的草种。

过去的管理者像是小学老师,学生听你的话是因为你能训斥他们,现在的管理者像是幼儿园老师,孩子们喜欢你是因为你能带他们一起玩儿。

结语:如果自我不觉醒,始终就是走在迷误和迟钝的老路上。如果对时代不反思不觉醒,时代就会给予你迎头痛击的教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