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新媒體中心

  編輯|Kevin

  題圖|網絡

  在每次選題會中,我們都會有各式各樣的閒聊,這些討論中大多都包含着我們鮮明的觀點,一般情況下這些內容都會在之後的稿子中見到。但有些選題則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成稿,本欄目就是爲了讓那些沒有成文的選題有一個妥善的結尾所設立的。因此,人民電競·閒聊會是一個記者們分享自己個人觀點的欄目,會每週三準時推出。

  本週我們閒聊的主題是:電競教育越來越多了,這東西真有用麼?

  電競教育在很長久的時間中都是大家關注點之一,但在電競行業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電競教育也存在着大量說不明白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本次的閒聊會中聊到了:

  1. 電競教育應該教的是什麼?

  2. 受過電競教育的人出來後得到工作的幾率大麼?

  3. 電競教育到底有多魚龍混雜?

  4. 電競教育和崗前培訓的區別大麼?

  ————以下爲閒聊會的內容————

  電競專業的需求並沒那麼大,也不需要一個只學過電競專業的人

  電競裏大部分的專業都已經有對應的專業去培養對應的人才了,例如解說可以從播音主持裏選,商業變現有商科的人才,所以我覺得電競專業的需求並不是那麼大。

  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和電競行業有聯繫的學校,有條件的話可以開設一些比較特別的輔修課,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電競行業,進而有機會得到電競行業的實習甚至未來成爲從業者。但我覺得並不需要一個簡歷上寫着“電競專業”的人出來。

  電競行業有缺口,所以電競教育有必要。

  我覺得電競教育分爲兩類:通識教育,比如說大學開設的課,例如電競是什麼和電競的歷史等等;另一種就是偏重技能和實操的教學內容,比如如何培養一個好的電競解說。

  另外我覺得,電競教育還挺有必要的,不管說行業內人才缺口有多大,總體來說行業內還是缺人才的,而教育是培養人才最有效的一個途徑吧。

  培訓選手意義不大,可以做電競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

  市面上來說大家對電競教育的風評普遍不太好,很多人認爲電競教育是騙人的。但教育的話也是要區分形態,不同的形態意義不同。

  比如市面上,真的有電競教育機構是所謂的培訓選手,去給學生上課,教怎麼打遊戲。那麼如果說是培養選手的話,我覺得意義沒那麼大,因爲電競遊戲的更迭是非常快的,有可能你這週上的課,下週就變了打法。從俱樂部來說,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的一套青訓體系,也有自己培養人的方式。所以說現在市面上對於選手而言,電競教育的需求並沒有很大。

  此外,還包括一些大學裏的課程,比如說是學一些電競相關歷史的課程,其專業教材也比較過時,還有DOTA冠軍和LOL冠軍驢脣不對馬嘴的瞎編的教材存在,這些在我們這些電競從業者看來都是非常可笑的。

  個人認爲目前市場上,最有實際意義的電競教育,可能是有關電競專業技能培訓的課程,比如電競解說的專業培訓,還有一些專業比較對口的培訓。現在市面上缺口比較大的是電競相關的工作人員,而且是專業的、具有新時代眼光的電競工作人員。老一輩的電競從業者們相對而言學歷都不是非常高,多年以來他們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但在電競要求更迭的現如今,各行各業已經有了自己發展瓶頸。所以說我認爲這可能是電競教育的一個方向。

  一個211畢業的學生和一個電競教育出身的學生站在我面前,我一定選211的那個。

  我覺得電競教育和電競一樣,大家沒理解指的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電競教育是培養選手,有的電競教育是說培養大學教育,還有電競教育是培養做主播。這裏還有個不太一樣的地方,解說是解說比賽的,但我覺得解說靠電競教育很難培養出來,因爲解說和職業選手一樣,上升的路徑就那麼一點,專業的機構是不需要電競教育去培養這些人的。剩下的很多電競教育就是在培養主播,我覺得培養主播和電競的關係不大,同理培養人們怎麼打遊戲其實也不是電競教育。

  所以我認爲電競教育有三個方向,分別是解說、職業選手和本科專科教育。前兩個是可以算作電競教育的,但我認爲這兩條路在市面上是行不通的,以職業選手爲例,職業選手有自己的選拔體系,培養再多的人都沒法繞過Rank成績上的要求。最後一種就是本科、專科教育,有些學校是將電競教育放在教育學裏,有些是放在傳媒裏,還有些專科是有電競歷史的課程。

  站在就業的角度來說,起碼我作爲老闆是不會要這樣的人,這是自電競教育出現後我就秉承的觀點。因爲我覺得現在的電競是出圈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外部人才進來建設電競的時代,而不是我們內部培養人才的時代。

  這裏我來解釋下我的觀點。在很多的電競公司中,從很多年前開始,招人的指標就已經有硬性指標,例如只招985、211的學生。原因是早期電競的從業者學歷都很低,都是草莽出身,但隨着電競的發展,對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內的分類越來越細。例如現在的編導,需要他有攝影的功底,對賽事組織有認識,知道如何做策劃等等;電競媒體的話,需要他會寫文章,會拍視頻,會運營微博。我們能看到這個行業正在越分越細,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專業的人才,這個專業不是指一個人懂電競歷史、會打遊戲的人才,而是說他需要具備真正專業的素養。

  例如以從事傳媒工作的我爲例子,我現在要招人,面前有一個電競教育出身的候選者和一個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你覺得我會招哪個?如果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我一定會招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對吧?因爲我只需要他對電競有熱愛就行,需要他有熱愛的原因是這個行業現在正在發展,我需要對這個行業有熱情的人,而不是純粹爲了謀生的人。在這樣的條件下,我一定會選那個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因爲我需要的是他的專業素質,而不是他知道S幾在哪舉辦,在我看來只要他做這個工作且有專業素養,用很短的時間就能瞭解到這些東西。

  另一位從業者表達了同樣情況下不會招聘電競專業畢業人才的觀點

  所以很多機構他們爲什麼要把標準定在985、211上呢?也是這個原因,他們需要這種高素質的人才能加入到這個行業,把他們在學習中習得的專業帶到行業中來,因爲電競本身沒有太多特別特殊的崗位,大部分都是那種普適性的職業,很少有那種需要專門培養的職業。所以我一直對電競教育秉持的一個觀念是,從出口來說,電競教育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能對電競的社會化和宣傳是有必要的。

  但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對電競教育的出口是很擔憂的。

  絕大多數電競教育都是騙人的,合規的崗前培訓是沒問題的

  首先我非常認同老周說的觀點,接下來說說我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我自己本人有一個觀點,在任何行業到了中末期的時候,就會被做教育的一幫人盯上。

  其實從我個人的感受和見到這些人來說,現在做電競教育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在電競行業中已經混不下去的人,仗着自己還有些所謂的經驗,被一些傳統做教育,比如說電腦培訓之類的人找到,夥同着去做的東西。

  你說他能培養出真正能爲電競行業做貢獻的人麼?或者說能爲自己謀得喫飯的本事麼?我覺得這也兩說。但實際上,電競教育到最後還是一門生意。

  一方面很多人在鼓吹電競行業有多麼的好,但我們話說回來,有多少孩子能認清電競呢?有多少人能理智的認爲電競行業好,因此選擇了電競?還是說電競只是這些孩子打遊戲的一個藉口呢?

  說回我剛纔說絕大多數電競教育都是騙人的。首先,電競教育要分兩部分看,先說學歷教育,很多做電競教育的學校都是民辦學校,很多學校甚至都沒有教材;有些人拿了很多投資人的錢做的項目,其中的教材是講英雄聯盟該怎麼玩,或者是講PUBG該往哪裏跳。這種教材對孩子來說肯定是願意的,他們會覺得上着學還能玩遊戲,覺得很開心。而家長很多是什麼都不懂的,他們不知道孩子未來是否要從事電競行業,如果從事的話,從事哪些行業他們也不懂。

  我看過那些消耗了大量資金後編纂的教材,其中有一本第一章講的是PUBG怎麼去攻樓,其中的PUBG版本還是2017年的版本,這完全就是在禍害整個行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毒瘤。這些人不是爲了電競行業去做什麼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爲了賺錢纔去做這件事,因爲孩子的錢特別好賺,家長根本不懂孩子到底去學什麼。

  而且,電競教育裏如果真的去講怎麼推線,怎麼去做遊戲內的事情,我覺得這也是俱樂部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且大的俱樂部都有自己的青訓體系,根本不需要電競教育去操心。

  對於我們所謂的“另一個電競圈”來說,電競的名字不過是另一個賺錢的工具。

  我再分享一個事例。我看到很多電競教育的學校招聘老師時,對老師學歷沒有任何的要求,只要求遊戲內段位多高,同時口才好有表現欲,這位老師就可以上崗,而且能拿到還算不錯的工資和提成。我覺得這完全是亂扯。

  我們繼續說崗前培訓,首先我認爲崗前培訓是有必要的,但崗前培訓中也還是有一大批敗類在這裏搶錢。那些和頭部或腰部的機構去合作,和這些真正的懂電競人一起做事的結構,是可以爲電競行業中輸送人才的,這種崗前培訓我覺得是可以的。

  但你現在去網上搜電競教育,都是各類電腦培訓班裏的電競專業,這些人大多是打着培訓的旗號去教怎麼打遊戲。你知道這些人一期學費多少錢麼?十幾天時間就要上萬的學費。

  電競和遊戲的邊界真的很清晰

  電競是不是遊戲真的很容易就識別清楚,我們除了工作去打遊戲這就是娛樂,電競是一份工作是一門職業是一個行業。我們打遊戲就是打遊戲不叫電競。

  主任的觀點其實是說電競教育已經成了“另一個電競圈”忽悠金錢的重災區,他們打着這個旗號,因爲這是最接近錢而且家長也有這個需求,所以他們就能賺到錢,但其實他們教的東西也不是電競的內容,本質上也不是教育,但他們把錢賺了,最後受害的還是電競本身。我很同意這個觀點。

  全行業目錄就是爲了幫助人們識別李鬼,但暴利是李鬼層出的原因

  爲什麼我們會推出全行業目錄呢,就是希望我們新媒體中心能對真正的電競教育機構進行認證,而這種通過搜索引擎去買電競教育廣告詞的“李鬼”們的教育機構就不予認證,我們就能發揮我們媒體的社會價值和權威性。

  頭幾年,我被一個做電競教育的人騙,他說自己不做電競教育之前是在做編程教育,他也承認自己培養出來的人確實也沒啥用,但就是賺錢。

  他說自己的學校兩年半的學費要3萬,裏邊不包含教材和實訓費,三年下來一個人能掙大概7萬左右。這三年總共能招大概400人,算下來其實利潤早就上千萬了。我當時問過他,師資從哪來,他說社會招聘就可以,因爲機構只要解決資質問題剩下的就簡單,真正講課的老師靠社會聘請就可以。

  現在他的課程就是教人打遊戲,這些上課的老師可能連高中都沒上過,只要口才夠好就可以當老師。這就是爲了賺錢去做的,大多是孩子鬧着要上這個學,家長不太懂就去上了,這些孩子出來一樣找不到工作。

  我覺得這不光是和孩子的事兒吧,包括一些想進入電競圈的人,他們也很需要被培訓或者被教育。

  當下的電競教育沒做好,但不能一杆子否定

  這就是剛纔主任提到的崗前教育,之前有一家國內知名的公司找過我去做電競教育,我當時回應說我現在理解的電競教育其實就是職業培訓或者說是崗內培訓。正如我之前所說,現在電競的大環境是我們需要更專業的過程,除了我們自身要更專業之外,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更專業和更職業的人,而不是更知道電競該怎麼玩的人。

  我覺得電競教育到什麼時候才需要呢?就是當整個行業已經足夠的完善,行業內需要不斷的崗前培訓,需要自己內部產生人才的時候,那時候纔有教育的事情。現在我還是覺得不需要電競教育,從我作爲招聘者的角度來說,招人還是想要985、211畢業的人,而不是那些電競教育培訓的人,所以我覺得現在其實並不需要電競教育。

  在我的接觸中,還是有一些電競機構想把這個事情做好的,有些人會作爲中介機構幫學校去設置科目,也會去出一些教材,我們當然不能一杆子把他否定,因爲還是有些人想把這個事情做好的。只不過現在他們能力有限或者社會環境所限,只能達到目前這個水平,但有些模式在未來可能是可取的。

  但我還是那個觀點,就現在來說我作爲一個電競企業的老闆,我不會招他們。

  崗前培訓是很重要的,可能會誕生一個可行的模式

  崗前培訓非常重要,有些非常熱愛電競的人,受到了崗前培訓的教育,從而能進入這個行業,進而爲這個行業增磚添瓦,而且這些用心做教育的人羣賺他們該賺的錢,長此以往,這個模式會越來越好的。

相關文章